为什么同一条街上,有的手机店赚钱,有的手机店赔钱?
为什么同一家店铺,仅仅换了一任店长,手机店扭亏为盈,而且还实现300%的增长?
为什么有的店员一个月可以销售300-500台手机,而有的店员一个月仅能销售可怜的几台手机呢?
为什么有的手机店越做越大,而有的手机店只能惨淡经营呢?
为什么……
这些“为什么”无一不是手机店经营者迫切想知道的,这也是本文想告诉各位的。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手机店的简单历史,看一下以前的手机店为什么赚钱,而现在的手机店又如何继续赚钱。
手机店,顾名思义是以经营移动电话(手机)等通讯产品为主的终端零售场所,经营的产品除手机之外,还有手机配件、手机饰品及手机相关的周边商品。同时为顾客提供无线增值下载、手机美容、手机功能体验、手机售后维修服务。
手机专卖店作为手机终端销售的主要模式之一,有着其特殊存在的意义。与其它销售形式相比,如连锁家电卖场、商业超市等,手机专卖店首先启动资金较低,适合中国区域市场零散分布的需求;其次,手机店自主经营,较为灵活,不受其它业态模式的限制,与其它一些大众化需求品相比,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最后,相对于其它业态的经营模式,手机专卖店在售后服务、经营管理方面更加专业与完善。
手机店的经营模式以产品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单一手机专卖店与混合手机品牌专卖店;终端常见的经营模式有下面七种,详见下表:
手机零售业态简介
专业通信零售连锁即连锁店,包括跨省的及地方性的连锁店
品牌专卖店各品牌的专门零售店
百货商场(典型店中店模式)各地的大型百货超市、商场,包括家乐福等
家电超市原专业经销家电的大型卖场(如国美、苏宁)
通讯市场由多家散户承租组成的大型的集中卖场
独立零售店(个体经营者)各城市的独立单店,不包括以柜台形式出现的
运营商营业厅包括各运营商的直属和合作营业厅,及邮政等
据研究,在以上这几种常见业态中,以专业通讯连锁店销量最多,通常可以占到总份额的14%-44%不等,以所在市场不同;其次独立店与通讯市场,各占到20%与15%左右;再次是百货商场、营业厅;最后是专卖店及家电超市等业态。但由07年手机市场来看,专卖店与家电卖场也逐渐成为人们购买手机的重点,销售份额有所提升,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企业都分别成立了通讯独立运营销售公司。
中国的手机店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起初由运营商营业厅独揽经营,到后来逐步放开,一些最初经营通讯周边产品、BB机、大哥大的商家,逐渐涉足到手机产品的销售。初期阶段,由于产品的供求还处于不断摸索之中,产品也以国际三大品牌为主,手机真正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此段时期的几年内,产品还处于“供求失衡”状态,随着1993年中国大陆下海热潮的再次来临,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加入到手机的销售行列中。在商品暴利阶段,是谁做谁赚钱,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部分手机店是赚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