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移动的服务案例浅谈服务力

   2023-01-12 互联网7980
核心提示:中国电信市场的重组以及3G的上线,电信运营商争夺客户的大战吹响了号角,这种时候更加考验各个运营商的“服务力”水平,决定这场

    中国电信市场的重组以及3G的上线,电信运营商争夺客户的大战吹响了号角,这种时候更加考验各个运营商的“服务力”水平,决定这场硝烟弥漫的商战成败的关键就是“服务力”。

    让我们通过以下真实的案例来理解:

    中国移动有句众所周知的口号:“沟通从心开始”。我对这句话有这样的理解:“用心倾听客户的心声,用体贴的服务感动客户。”如果明确了客户想要的,却不积极的给予帮助,那么这句“沟通从心开始”也就是句空话了吧!

    案例:中国移动服务厅预存话费优惠购机

    时间:2009年2月8日PM13:00

    地点:中国移动深圳公司某服务厅

    情景描述:

    客户走进服务厅,希望参加预存话费优惠购机活动。活动展示板旁一位男服务员正在整理展示板上的手机模型,客户拿起其中一部手机欲购买,于是有了以下的一段对话:

    客户:请问这款LG的手机有黑色的吗?

    服务人员:这款没有货,什么颜色都没有了。

    客户:我前几天还看到有,是春节期间断货了吗?

    服务人员:是的。

    客户:那什么时候会再有货?

    服务人员:等公司调配,现在不清楚。

    客户:那其他服务厅会有吗?

    服务人员:可能吧!您可以自己去看下或者选下别的机型。

    于是客户离开了这间服务厅,但心中有些不悦,感觉很扫兴。

    案例分析:

    服务人员本身的服务有问题吗?

    如果基于考评为目的的服务,这名服务人员的服务基本没有问题,他如实的回答了客户的提问,并且给予客户两个选择:要么去别的厅看一下;要么选下其他机型。这样的服务并不热情但也没有不理不睬。换一个角度,如果是以客户满意为目的的服务,这一次的服务是有问题的,依据是:客户扫兴而归。这样的服务没有产生赢得客户持续消费的吸引力,服务力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能够令客户满意和愉悦的能力。因此,员工缺乏服务力,企业会丧失很多潜在的营销机会,也就减少了盈利的可能性。

    服务人员怎样做可以弥补因机型断货而带给客户的扫兴情绪呢?

    客户所选机型断货,服务人员给了客户其他选择,表面上看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服务人员在确认客户对其他机型没有兴趣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帮助客户打电话去其他服务厅确认下到底哪里有货,哪里有黑色的手机?使客户不会因此耽误更多的时间,跑更多的路,造成更多的失望情绪,那么客户的感受就一定会有很大的不同。以上案例,服务人员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慢,对客户不良情绪的弥补措施也不够得当。因为一个服务的缺失,客户可能就去对手那里寻找产品,只要竞争对手的服务稍微好一点,也就流失了一个客户,加上手机都是话费套餐购买的,捆绑的潜在话费收入也因此流失,损失是不仅仅是表面的。服务小缺失,企业大损失!员工缺乏服务力,企业缺乏竞争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