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就“发展国内外贸易和促进经济合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了自己的网购经历之后,网络购物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有政协委员甚至还谈起了自己的“穿衣经”。
记者注意到,在网购大军的促进下,目前包括苏宁、国美、新世界百货、屈臣氏、沃尔玛等传统企业也开始纷纷加码电商。
现状 网购成风 商场沦为“试衣间”
“休闲类的衣服我会选择网购,在职业装方面,我会选择适合我身材或者是喜欢它的设计的品牌。”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徐晓兰向记者聊起了自己的网购“穿衣经”。徐晓兰介绍,电子商务快速、便捷,自己是在17岁的儿子带动下加入的网购大军。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发现,身边的父母长辈开始聊网购了,甚至有不少人已经能熟络地在网上购物。在这一现象的背后,网购已经成为人们主流的消费方式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内的零售业也由此进入了新旧经济模式转型的关键节点。今年两会上,就有不少代表委员把电子商务的话题当成了重点探讨的热点。
记者注意到,在电商网站的挤压下,百货商场沦落为“试衣间”的趋势也愈演愈烈。今年1月份,一家上海媒体对南京路5大百货商厦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10个顾客里,至少有1个是“试衣族”,甚至有不少40、50后也进入了“抄号族”行列。他们抄号的原因是,网上购买的价格比商场便宜一半甚至更多。
对此,徐晓兰说:“我前阶段去了一些大商场,发现很冷清,这种态势可能是未来要经常面对的。在电子商务模式的冲击下,商场必须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拉动销售不能光靠促销,要考虑降低管理费,不能一直抱着30%、40%的利润不放,这肯定不现实。”
应对 电商挤压 传统商场纷纷转型
沦为“试衣间”的现象显然令传统零售行业巨头焦虑。近日,年销售额400多亿、有着银泰百货等金字招牌、在传统百货商业江湖闻名的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就公开表示:“电子商务发展势不可挡,传统零售业务不变革的话是死路一条。”
在电子商务不可逆转的增长态势下,商业模式的融合和转型已经成为传统零售行业的共识,苏宁、国美、银泰、万达、新世界等传统零售业巨头,已经纷纷在加码投资网上商城,苏宁甚至将公司名字也改为苏宁云商。
而传统线下卖场屈臣氏,近日也正式将其官方网站转型为在线商城,并于3月7日正式上线。据了解,屈臣氏官网商城将延续其实体零售店的产品优势。屈臣氏方面表示,发展电子商务是目前公司的重要举措。
此外,银泰、SOHO、新世界百货等传统企业也开始纷纷试水电子商务,新世界百货就在近期宣布其网络商城开始和线下实体店实现同步销售。
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网上零售额以每年平均增长99%的速度发展,天猫著名的双十一购物节,从单日5000万到单日100多亿,只用了3年时间。人们不但上网买衣服鞋子,连网购家具建材、珠宝汽配也成了潮流。以前人们在商场里看到的各种品牌,如今在天猫等网站也都随处可见,还出现了在网上成长起来的淘品牌。
品牌商大力扩展电商,势必使线下开店的速度大大减缓,大型城市的商铺租金涨势因此受挫。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显示,最近6年北京优质零售物业租金增长率由高峰时的7%,降为2012年第四季度的最低点0.3%,增长几乎停滞。戴德梁行预测,2013年甚至到2014年,北京各大商圈不会再出现2011年租金大涨的局面,这也被认为是传统零售业继制造商之后,大举进军电子商务的重要原因。
未来 电子商务 将是促消费重点
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艾瑞咨询分析师王亭亭表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网络购物市场2012年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期,传统商业向电子商务的转型和融合也成为共识。尤其是去年天猫和淘宝网连续创下单日191亿、全年超1万亿的惊人数字,对传统企业是很大的刺激。
而在这一次的两会上,关于电商的提案也是热议话题。徐晓兰建议利用电子商务扩大内需;全国政协委员吴晶则呼吁鼓励网络创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全国人大代表陈乃科建议制造业借电商模式转型,同时认为解决网络经济中的问题时应减少干预、鼓励竞争,建言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动网络经济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点推进网络购物平台的发展是今年商务部促消费的工作重点之一。他认为,电子商务从总体来讲仍是大发展阶段,对于电商领域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在符合电子商务大发展的前提下去解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从扩大网络就业的角度分析说,应大力鼓励支持网络创业,同时要“放水养鱼”,坚持放开搞活的主线。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政府对电子商务的重视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3年,杭州将探索新的消费模式,大力培养网商,做强电子商务产业链,鼓励居民扩大网购;在广州,《广州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出炉,从2013年起,广州市将连续5年每年投入5亿元扶持电子商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