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力”强的企业没有冬天

   2023-09-13 互联网2250
核心提示:美国人过度消费、储蓄率太低、凭借其世界货币地位大量发行美元的独特经济模式,造成了全球经济体系中虚拟财富过多,终于酿成席卷

    美国人过度消费、储蓄率太低、凭借其世界货币地位大量发行美元的独特经济模式,造成了全球经济体系中虚拟财富过多,终于酿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据亚欧资本论坛副秘书长齐继义测算,全球实体经济总量有30万亿美元之巨,而虚拟经济总量则高达6000万亿美元。200倍的杠杆在那里忽悠,全球经济有可能面临着更严峻和深重的危机。

    中国采用了与美国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即高储蓄率、出口导向,再加上本币低估,就等于我们借钱给美国,我们大量廉价商品源源不断运往美国,支撑着美国的过度消费。美国人过度消费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用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来支撑。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两个层面都受到了冲击。

    在金融层面上,中国的资金参与维持了美国的过度消费,而在这种过度消费回归的过程中,中国借出去的钱就会亏损。而且,美国金融大鳄的指鹿为马,虚增市值,也捕获了许多中国的外汇储备。

    在实体经济层面,首当其冲的中国企业销售给美国产品所形成的1000亿美元以上的应收账款,这部分欠款的信用风险是很高的。随着美国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人大幅度削减消费,使得中国企业订单大幅度减少,会直接出现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

    中央政府出台了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对制造业是个重要的提振。但是对大多数制造企业来说,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这是目前中国实体经济需要在一个时期内面对的严峻情势。可以说,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到达一个拐点,即从过去需求过度膨胀转变到需求有限的紧日子。需求膨胀的日子,有点类似跑马圈地运动,而需求有限的紧日子,才回到了经济的本源。在需求有限的紧日子下,业如何度过危机?

    该长得没长,不该丢的丢了

    大师理查德·巴雷特发明的七层次模型,是一个“合宜性”的工具。理查德·巴雷特是把马斯洛需求五层次模型改造成一个观察企业行为的工具。他发现,现代企业是一个由七个意识层次组合而成的复合体。

    第一层次的“生存意识”强调它必须重视成本、利润,第二层次的“依存意识”强调公司内彼此的关系意识,第三层次自尊意识强调公司的和,第四层次“变革意识”强调升华和转型,第五层次“和谐意识”强调公司内部的合伙人意识所形成的人文环境,第六层次社会合宜意识则把内部和谐关系推到了企业外部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第七层次“服务意识”则强调发自大爱或悲悯心的服务人类愿景和使命。这七个层次意识,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每个层次都不可或缺。任何一个意识层次缺位,就会生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巴雷特的七层次意识模型,可以拿来作为我们为中国企业诊病的工具。中国企业普遍的意识层次,大多停留在第三层次上,即通过扩展规模体现企业的自尊。有时,为了扩展规模和获得红利,不惜牺牲企业生存的基础和未来。

    10月份倒闭的合俊东莞工厂、江龙控股与中古糖业等知名企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一直还抱着零和游戏多挣钱观念。他们没有在有了规模以后,重新审视自己生存的方法和途径是否可持续,是否能有更大的长进?如果还不具备进一步成长的基础,该做出哪些调整?在这样追问的过程中,企业意识就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可惜,在这一点上没有转型意识,那就更谈不上一个常青基业所需要的和谐、合宜与服务意识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