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引发的市场担忧导致消费需求持续萎缩,这给正处于转型期并积极开发三四级农村市场和拓展二次更新购买机遇的家电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市场消费何时能走出低靡行情?在这轮行情引导下的中国家电业又将走向何方?我国家电企业今明两年的又将呈现何种趋势?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企业寻求破解之道。
当前,由华尔街风暴演变而来的全球经济形势恶化正愈演愈烈,市场消费也由此陷入新一轮的严冬之中。这无疑给自去年开始逐步回暖的中国家电业当头一棒,由于无法避免陷入经济衰退效应下的大萧条,今年家电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位家电企业负责人曾向笔者感叹:刚刚经历了酷暑考验,原本以为可以在这个秋天喘口气,未曾想却提前过冬。
经济衰退引发的市场担忧导致消费需求持续萎缩,这给正处于转型期并积极开发三四级农村市场和拓展二次更新购买机遇的家电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市场消费何时能走出低靡行情?在这轮行情引导下的中国家电业又将走向何方?我国家电企业今明两年的发展又将呈现何种趋势?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企业寻求破解之道。
前景堪忧,家电股价走低
上周,国美电器股价在香港数日之内即遭遇腰斩,下跌超过50%。事实上,受股价下跌拖累的并非国美电器一家。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下跌形势波及家电业,国内家电上市公司股价大幅缩水,长虹、海尔、TCL等老牌家电股票的市盈率已不足10倍,股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下跌。春兰、科龙、厦华、夏新等家电企业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则被戴上了“ST”帽子。
统计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家电企业的股价已跌至历史低点,不少家电企业股价面临即将跌破净资产的境地。在一些投资机构看来,家电股价超跌之后或许可以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新机遇。
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今年初,德意志银行将其持有的海尔、美的、深康佳的股权可转债陆续出售。同时,包括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投行也纷纷调低了对中国家电业股票的预期。
笔者以为,由于今后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人们对市场环境持续恶化的担忧加深,整个市场消费量大幅萎缩。投资者对家电等消费概念股票的成长性和未来增长空间产生担心,导致股价持续下跌。同时,经济形势恶化也给企业的日常经营,特别是海外市场的拓展造成了不小压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刺激不易,市场消费萎缩
近期,国家陆续下调存贷款利率,减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旨在提升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恢复市场信心。同时,一些政府部门还在商议提高家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推动和维护家电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无论是国美、苏宁等身处家电终端销售环节的企业,还是身处研发制造环节的海尔、长虹等整机企业,与市场需求和消费量有着密切关联的中国家电业正在经历一轮前所未有的考验。
早在去年底,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推出家电下乡的试点政策,在山东、四川、河南三地给予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予以13%的财政补贴。同期,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展开。这些消息都从宏观政策层面上刺激农村市场的消费量。
但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家电产品的销售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