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PK欧莱雅——多品牌管理战略的妙用

   2024-01-18 互联网1320
核心提示:多管理策略是日化行业巨头常用的品牌战略,宝洁和欧莱雅的成功远远离不开对多品牌管理战略的妙用。 品牌巨人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

    多管理策略是日化行业巨头常用的品牌战略,宝洁和欧莱雅的成功远远离不开对多品牌管理战略的妙用。

    品牌巨人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位列《财富》全球500强第86位,2006年宝洁公司全球销售额达到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宝洁公司的中国大陆之旅,2004年宝洁从和记黄埔手中回购了最后的20%股份,实现了宝洁的独资化和经营管理的自主化,至2006年宝洁公司大中华区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销售量已位居宝洁全球区域市场中的第二位。2007年的销售规模更加乐观。

    欧莱雅堪称全球“美丽产业”——化妆品行业之翘楚,成立于1907年,位列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第373位,2006年欧莱雅全球销售额达157.9亿欧元,连续22年实现收益两位数增长。1997年,欧莱雅正式挥师进军中国市场,10年时间里,欧莱雅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1997年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是1.8亿元人民币,2006年销售额已逾40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欧莱雅在亚洲最大的市场。2007年的销售增长势头更加迅猛,光巴黎欧莱雅品牌销售额就超过40个亿人民币。在中国化妆品方面欧莱雅做的比宝洁更好。

    推荐阅读

    港台艺人来内地淘金待遇也不同,不少人会放下身价。08年房产十大麻辣语录

    联通无线上网卡被曝造假美车商起诉奇瑞窃取技术普洱茶价格一夜跌回三年前宝洁:品客薯片均为“水货”[10闯将]国企改革先行者周冠五[简史]复兴30年[组图]性解冻宝洁和欧莱雅全球及中国成绩的取得其中重要一项离不开多品牌战略的妙用。

    儿孙满堂,富贵的多品牌家族

    宝洁和欧莱雅都是通过对多品牌战略的运用而建立的多品牌族,在中国市场上,他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多子多福”。

    宝洁公司是多品牌战略成功的典范,旗下小品牌数百个、独立大品牌80多个,其产品覆盖洗发护发、美容护肤、个人清洁、妇女保健、婴儿护理、家居护理等诸多领域。宝洁旗下洗发水品牌有潘婷、海飞丝、飘柔、沙宣等;洗衣粉有汰渍、碧浪等;牙膏有佳洁仕,香皂有舒服佳,卫生贴有护舒宝;化妆品有SK-II、玉兰油、威娜、伊卡璐、妮维雅等;另外还有吉列、博朗、锋速3、品客、金霸王等。目前,宝洁有九大类、十六个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当然欧莱雅也是多品牌战略的赢家,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有赫莲娜、兰蔻、碧欧泉、羽西;中端化妆品品牌有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专业美发、卡诗;低端化妆品品牌有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欧莱雅旗下许多品牌在不同产品品类中均占据领先地位。其中兰蔻、美宝莲和薇姿三大品牌分别占据高档化妆品市场、大众彩妆市场和药房活性健康护肤品市场的第一名。

    多品牌战略的各有不同

    宝洁和欧莱雅同样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同样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同样拥有庞大的多品牌家族。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