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的世界经济论坛(简称达沃斯论坛)自从传入中国,便有了中国式的俗称——全球的“武林大会”。
2007年9月,在大连举办的第一届夏季达沃斯,已成回忆。今年9月下旬,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夏季达沃斯,又是箭在弦上。而两届“武林大会”间的空档期,则是中国若干个城市围绕着永久承办权争夺的静水深流。
“现在人们说夏季达沃斯,还是以那个瑞士小镇命名的。我在想,几年以后,能不能叫夏季大连……”,说话的是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作为这个城市颇具代表性的企业家,王和大连市政府一样,公开而热切地表达,让夏季达沃斯永久落户大连的想法。甚至,他们已经开始行动。在大连东港区,一个叫达沃斯会议中心的建筑,正由王健林的企业筹建中。
而与大连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另一座城市——天津,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第二届夏季世界经济论坛——“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城市新领军者年会”。这个两年前获得国家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政策的城市,在今年夏天短短47天里,即有5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来此视察工作。天津,携政策之威,当仁不让地将自己视为中国的新领军城市,同样图谋着夏季达沃斯的永久承办权。
不论是大连、天津,还是其它觊觎夏季达沃斯承办权的中国城市,都无一例外地将达沃斯视为一张极尽精美的“城市名片”,希望它给城市的带来魔术般的改变。
达沃斯真有这样的魔力吗?
多城暗战
两年多前,大连和天津,都是在与中国十多个有实力的城市的奋勇争夺中,左冲右突才先后取得夏季达沃斯承办权的。
2006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并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开发布了拟于2007年9月,选择我国沿海城市举办“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行业峰会暨全球增长型企业年会”的招标信息。
被称为大连夏季达沃斯幕后推手的大连市贸促会会长李泊洲,接到了北京消息灵通私交的电话,“大连是不是可以关注一下?”李上网核实后,马上给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写了报告:
达沃斯年会影响很大,号称“经济的奥林匹克”、“富人俱乐部”,吸收的是世界500强CEO这样的会员,如果能把这个会议吸引到大连召开的话,可以提高大连的知名度,加强大连对外的招商引资力度……
夏德仁马上做了批复,“全力以赴”。
准备竞标标书的一个月中,大连所做的工作不亚于一个奥运会申办城市。空港情况,要提供前几年的客流量、承载能力。气象条件,不单要预测第二年的,还要提供前几年的。
这个过程中,负责竞标具体工作的李泊洲,忽然接到论坛方面的电话,“全世界CEO的航班,可能都先飞北京。到大连,还要再坐一小时飞机。达沃斯在大连举办,肯定不如天津交通方便。上千人,如何及时疏导到大连?过八九个小时后,你给我们答复。”
外事工作经验丰富的李泊洲当时就做了回答——
一、我们可以在北京国际机场,设一个联系协调办公室,负责各地从北京转机到大连的事务;二、改换机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