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对毛泽东拍桌子的将军

   2023-01-12 互联网8040
核心提示: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的爱将之一。他文武双全、军政兼优,深受毛泽东器重。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

    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的爱将之一。他文武双全、军政兼优,深受毛泽东器重。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为此,他曾同毛泽东发生了一次争执,并互相拍了桌子。毛泽东不仅没有记恨,而且还屡委以重任,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一

    1935年11月30日,彭雪枫率红一军团四师的干部,由驻地出发到鹿阝县(今富县)东村参加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大会之后,四师干部返回驻地,但彭雪枫却接到一个要他留下来,中央首长要同他谈话的通知。

    一家大户的宅院,毛泽东就住在这里。

    毛泽东与彭雪枫的谈话,是从吴起镇战斗开始的。提起那次战斗,彭雪枫满面春风,微笑浮在眉梢。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最近听到一些关于二纵队不团结问题的反映,今天把你留下来,谈谈这个问题……”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恐怕这就是找彭雪枫谈话的真正原因吧。

    这个问题对彭雪枫来说,是一道难解的问题。二纵成立于1935年9月22日。那天,中央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下辖一、二、三纵队。二纵司令员彭雪枫、政委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参谋长肖劲光。这是彭雪枫政治军事生涯达到的第一次巅峰。但他就任伊始,就遇到了难题。一方面,纵队主要领导成员多来自原红一军团,引起了二纵(原红三军团)指战员的不满与抵触;另一方面,纵队主要领导人,都是才华横溢而又锋芒毕露,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年轻将领,所以工作中出现分歧与矛盾在所难免。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一、三军团的团结问题,而且还牵扯到一些领导人的问题。他早就想找毛泽东谈谈,但又顾虑谈话的后果,今天已到了非谈不行,不谈没有退路的地步,刚才谈论吴起镇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一下子不见了。他拧着眉头,紧闭着嘴唇,表情严肃而冷静,停了一会儿,终于开口了:“自二纵组建之日起,矛盾就开始了。当时,有部分干部战士对纵队主要领导成员的组成有意见,说:除我之外,纵队主要领导都是由一军团派过来的,难道三军团就没人了?问题出现后,经反复做工作,思想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彭雪枫接着又说:“前边的问题刚刚缓解,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详细讲一讲。”毛泽东插言道。

    “从二纵组建到陕北会师,共一个月零一天。此间发生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批斗、处理了一批干部;二是杀了一些人。”

    “那些被杀、被斗的都是什么人?什么原因?”毛泽东严肃地问道。

    “问题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个别领导同志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引起群众的不满;二是少数干部、战士有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红三军团在彭德怀同志言传身教下,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特别是在长征途中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亦是上下一致,官兵平等,过着同样的生活,领导干部和士兵伙食完全一样;但这次派到三军团工作的几位领导同志,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常聚在一起改善伙食,从而引起三军团一些同志的强烈不满。他们对这种作风看不惯,下边的干部、战士为此常发牢骚,讲怪话;另一方面,那时生活极其艰苦,伙食条件极差,有些同志饿得受不住了,偶尔发生违反群众纪律,偷吃群众东西的现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