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产手机业何处逢生

   2023-01-12 互联网7420
核心提示:金融的爆发对国产手机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但即使在最糟糕的营销环境下,只要采取的策略得当,仍有机会绝处逢生。 在深圳华强北

    金融的爆发对国产手机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但即使在最糟糕的营销环境下,只要采取的策略得当,仍有机会绝处逢生。

    在深圳华强北通讯市场走访一遍,客户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2008年没赚到钱,2009年的日子将更困难,真不知道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了”。

    金融危机的爆发,犹如给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国产手机业抛下个重磅炸弹,把很多指望国外市场的生产厂家全部炸回到了国内市场,导致供给大大过剩,市场需求在危机的影响下也大大萎缩,生产厂家想赚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从2008年众多新生手机的表现来看,仍然不乏取得不菲业绩的品牌,如OPPO、港利通、金立致远等,这说明即使是在最糟糕的营销环境下,只要你采取的策略得当,仍然是有机会突出重围,成为不为环境所困的强势品牌。

    国产手机要想在2009年寻求生机,就必须对2008年的手机市场进行总结。经过对这些强势品牌市场操作手法的总结分析发现,它们所采取的策略本质完全相同和简单,就是集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主打一个方向,把“焦点”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征服客户、征服市场的目的。

    成本策略:发挥价格优势

    在业内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做品牌才有可能活得下去,所以,这些国产手机新生代厂家都在提倡自己的品牌,但是,令他们最头疼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品牌,因为,他们之前是没有操作过任何品牌经验和经历的,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去模仿那些成功的品牌。在看到金立手机品牌的成功后,2007年刮起了一股学金立做品牌的风潮,只要有点资本的手机生产厂家,都不惜花重金请明星做代言,如高新奇请张学友、盛泰请郭富城、深爱请孙俪等,疯狂投入电视购物广告,对终端也是舍得花钱,对柜台、展柜等贵重物料毫不吝啬,市场初期搞得一片红火,但是,好景都不长,在坚持了3~6个月之后,由于售价不低,销售规模上不去,销售利润总是无法填补市场投入的支出,企业老板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漫长的等待了,最后,他们都不得不选择了放弃。

    当然,这些厂家选择中途退出这种模式的代价是昂贵的,轻则代理商大闹革命,如亿城等,重则企业可能面临关门的危险,如深爱几经易主。学习成功例子是对的,但是,不能盲目地去学习。首先,要全面认识自己,其次,还要全面认识所处的环境,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盲目地学习大品牌的成功模式,稍微遇到点困难就可能全军覆没。因为大多数厂家并没有大品牌的实力,另外,相比大品牌起步时的环境,现在的市场环境恶劣十倍甚至百倍。那么,手机新生代厂家又该采取什么策略呢?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个优势,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小厂家的强势“焦点”就是成本优势,这是大品牌无法比拟的,如果,小厂家能够抛弃其他所有的杂念,尽自己最大潜能降低各项成本,为市场提供最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肯定会为市场接受和欢迎的。例如,港利通是2008年新获得批准生产的厂家,它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低价,抛弃所有的市场投入,以和5码差不多价格的策略,打开了自己的市场局面,在2008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渠道策略:卖到每个角落

    手机流通渠道种类繁多,有运营商、传统渠道、区域通讯专业连锁、连锁大卖场、综合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等,每类渠道都有其固有的特色和消费群体,所以,作为手机生产厂家只要好好抓住一个流通渠道,日子都会过得非常滋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