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更名拯救了中国经济

   2023-04-12 互联网4260
核心提示:全球还在的泥沼中挣扎,猪流感来了,世界噤声一片。当猪贴上“流感”的标签时,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猪肉价格应声大跌,

    全球还在的泥沼中挣扎,猪流感来了,世界噤声一片。当猪贴上“流感”的标签时,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猪肉价格应声大跌,甚至卖出了白菜价。我不禁开始担忧,猪流感会不会对影响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危机?

    事实上,猪流感与生猪无关,猪才是此次全球性危机事件的冤大头。所幸,4月30号世界卫生组织为猪流感平反,宣布将停用“猪流感”这一称呼,而用学名“A(H1N1)型流感”,中国也改称甲型H1N1流感,猪们终于与“猪流感”撇清了关系。我看这次世卫组织的平反活动,不仅恢复了猪的“声誉”,也拯救了中国经济。

    在中国的CPI曲线上,猪肉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棋子,猪肉毕竟是中国人餐桌上每天不可缺少的食物,中国既是猪肉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必然牵动着全国上下,影响着中国的物价指数。

    2007年到2008年初,猪肉价格一直充当着拉动CPI飞涨的排头兵。2007年1月至10月,类价格上涨11.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3.8个百分点,而仅猪肉价格上涨就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1.4个百分点。整个2007年,猪肉贡献了60%以上的物价上升力量。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原本过热的中国经济渐渐趋冷,中国的CPI也开始走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如果猪流感继续让猪充当替罪羊,会因恐惧心理减少公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猪肉价格将大幅下滑,猪农以及养猪场会大肆杀猪,随着养猪数量的减少,又会造成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从而带动物价的持续走高,进而引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并存,出现滞胀,这才是中国经济最可怕的,中国政府最不愿看到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