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相信,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一些巨人,他们以巨大的爱和细小的事,让心灵获得慰藉,让创伤得到安抚,让人们得到关爱,强生,以医疗卫生和个人的经验与智慧,与这些巨人并肩,用爱,推动人与人的关爱,因爱而生,强生。”这样一段话曾经感动了许多人,也让许多人记住了强生,并且成为强生忠实的消费者。
可是,随着强生“有毒门”事件的爆发,这种信任正逐渐被怀疑和愤怒所代替。3月12日,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发布了一份《让沐浴无毒》的报告。报告称,一些婴儿洗浴用品中含有少量致癌物质甲醛和1,4-二氧杂(以下简称“二恶烷”)。这个名为“安全化妆品运动”的组织(TheCampaignForSafeCosmetics,简称CSC)在报告中指出:“在被抽检的48种婴儿洗浴产品中,有23种产品含有少量甲醛,32种含有二恶烷,其中有17种产品同时含有这两种物质。这些被检测出含有毒物质的产品,涉及强生、妙思乐及帮宝适等厂商或产品。”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迅速对这一报告做出反应,发表声明称:“CSC发现的微量化合物成分是来源于我们为保证婴儿产品的温和质地并避免细菌繁殖而采用的产品生产过程的副产物。英国及药物管理局(FDA)和全球其他政府相关机构均认可在这一水平微量成分的安全性。”随后,3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强生产品检测结果显示,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仅有一种产品即强生婴儿香桃的一个批次检出二恶烷。至于含量是否会影响健康则需要进一步分析。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则声称,未发现强生33个化妆品配方中添加甲醛和二恶烷。
“国家认可强生的产品是安全的,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含有微量的二恶烷是安全的,强生不会对相关产品进行撤柜。”有了国家检验机构的“护身符”,强生选择了“不下架,不撤回”。
然而,不安的消费者并没有重新建立起对强生的信任。在国内知名论坛天涯,一篇题为《强生差点把我一岁半的女儿毁容》的帖子,迅速受到了广泛关注,22万网友浏览了该帖子,近千人回复。网友们还在线下组织了QQ群,准备就“强生”婴儿用品引发的问题,进一步追究到底。北京、成都、厦门等地的家长将对强生提起诉讼。3月27日,一篇名为“强生有毒—良心员工自曝强生内幕”的帖子更是引来一片关注……
一些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业内人士认为,强生在宣传自己的护理产品时,所强调的“温和”及“无泪配方”实际上是一种偷换概念的炒作。温和、无刺激本是婴幼儿化妆品应有的最基本的产品要求,市面上的婴幼儿产品都必须经过相关检测被证明是温和、无刺激的才能上市,这一被强生提炼出来作为卖点的诉求其实是所有婴幼儿产品都必须做到的。
事实上,在强生生产的大部分婴幼儿洗护产品的包装上,都印有这样一句话:宝宝用好,您用也好。这样一句巧妙的宣传语帮助强生婴幼儿化妆品成功切入中国巨大的成人市场,博得了成年人的青睐,在原本的细分市场之外斩获颇丰。强生之所以能取得这种效果,是因为婴幼儿产品在品质方面通常有着更高的要求,更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是,“良心员工自曝强生内幕”的帖子指出,早在2005年,在矿物油事件中,强生就被爆其婴儿产品里所用的油是“矿物油”,即从“”里提取的“优质矿物油”!当时,印度官方责令美国强生公司取消部分产品的“婴儿使用”标志,以避免对婴幼儿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