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4P策略:决胜三四级市场

   2023-04-12 互联网4330
核心提示:进入三四级市场的号角已吹响了很久,面对这样一个有特点、有个性、有生命的市场,照搬一二线市场的经验显然不能实现在三四级市场

    进入三四级市场的号角已吹响了很久,面对这样一个有特点、有个性、有生命的市场,照搬一二线市场的经验显然不能实现在三四级市场的长期、可持续,那么,在三四线市场的进入过程中要把握哪些策略要点、从而做到事半功倍呢?综合各方研究成果,结合多年的营销经验,笔者将决胜三四级市场的关键策略归纳为新4P。

    一、P1(PolicyofOrganization):组织策略

    基于管理的便利,许多企业的做法是把三四级市场划归所在区域垂直管理;在公司总部层面,无论产品研发、市场策划等,都是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是不自觉地把资源和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一二级市场,对于企业和所在区域来说,三四级市场变成了一种特例、一个补充,或者一个特定的低端产品市场。事实上,三四级市场远非这么简单,它有自己的规律和诉求,企业有必要借鉴开发海外市场的经验:当前许多企业在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采用事业部或分公司的管理模式,赋予该部门较大的经营自主权,该部门有权针对海外市场开发产品、建立和管理及服务渠道,聘用的人员也尽可能当地化。

    我们身边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遵循了这样的做法,可见这一组织策略对于国际化是可行的。而作为具有相对独特需求的三四级市场,建立营销协同机制,由专门的进行经营,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保证了团队的专一性,使得团队可以深刻、专注地理解和研究三四级市场的消费需求和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和经营;二是避免了三四级市场单一容量较小、容易在区域中遭忽视的问题,把全国的三四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分级管理、联片开发,既可以实现深度运作、精耕细作,又能够兼顾经营的规模效益;三是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采取当地化策略,聘用熟悉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强化对于三四级市场的人文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和管理成本。

    二、P2(Product):产品策略

    三四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不是简单的“减配版”,而是具备核心功能、能够满足使用环境和质量要求的、较为实用的、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例如:在传统的北方三四级市场,销量最大的洗衣机型号是双桶半自动洗衣机,因为当地大多数乡镇尚不具备自来水供给,半自动洗衣机可以手工加水,使用起来更方便;针对三四级市场,就开发了999元的“圆梦”电脑,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

    在乡村市场营销的教科书上,印度联合利华Lifebuoy肥皂的营销被认为是经典案例。Lifebuoy是一个已经老化的,但联合利华却用重新定位的方式复兴了这个品牌,定位于“专注10亿印度人民的健康和卫生要求”。同时,他们对配方做了改进,使之更适合印度大众市场;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联合利华首先设定人们准备支付的“挑战成本”,并根据挑战成本来调整产品的配置和价格。在推广上,联合利华采用,将Lifebuoy的推广包装成为“乡村居民增进健康”项目。精确的产品定位、实用性、低价格和经济有效的推广方式使得这一产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P3(Pipe&Promotion):渠道及营销策略

    中心城市多数产品的分销都是通过专业卖场以及超市、专卖店等连锁终端,渠道扁平化的趋势明显;而三四级市场的分销还是以当地的百货店、小型超市、小卖店甚至集市为主,这就决定了大部分三四级市场仍然依赖传统渠道和经销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