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战略转型:合作中求发展

   2023-02-10 互联网5240
核心提示:自2007年11月,日本索尼公司开始有计划的战略转型,以放弃半导体业务换取蓝光DVD的一枝独大,加大与三星在第八代液晶面板的合作

    自2007年11月,日本索尼公司开始有计划的战略转型,以放弃半导体业务换取蓝光DVD的一枝独大,加大与三星在第八代液晶面板的合作,参股夏普第十代液晶面板工厂,投入巨资开发OLED面板技术开发,半年的业务调整,放弃半导体、独占高清DVD、豪赌液晶面板,合作中求,不知不觉索尼公司战略转型基本完成。

    一、东芝:放弃半导体换得蓝光DVD一枝独大

    2007年11月,Sony将出售旗下PlayStation3的芯片生产线给东芝,拉开了索尼战略调整的序幕,Sony将销售亏损的芯片生产线给东芝,包括旗下知名游戏机PS3所使用的多媒体芯片及绘图芯片生产线,Sony芯片部门在06年大幅亏损8600万美元。Sony、SonyComputerEntertainment及东芝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嵌入式高阶芯片的开发,其中东芝将掌控6成的股权。

    2008年2月19日,日本东芝公司正式发表声明撤出HDDVD及其相关业务,终止开发和生产所有HDDVD播放机、录像机、电脑光驱、笔记本光驱和其它周边产品。至此新一代高清DVD光存储格式大战终于尘埃落定,蓝光(Blu-ray)阵营胜出,高清DVD标准获统一。

    2008年3月20日,东芝宣布,以8.3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Sony设在长崎的高功能半导体厂。同时,Sony、SonyComputerEntertainment及东芝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嵌入式高阶芯片的开发,其中东芝将掌控6成的股权,同时把从Sony买来的晶片厂,借给从4月1日开始经营的合资事业。

    通过与东芝的合作,索尼换来蓝光DVD的一统天下,也将已经亏损的半导体业务甩手东芝,东芝则通过收购SONY半导体业务强化了自己的核心力,拉拢住SONY这个大客户,双方合作可谓双赢,SONY合作中求发展战略初战告捷。

    二、三星/夏普:豪赌液晶面板

    同样在2008年2月19日,索尼公司宣布计划投资约220亿日元,加强中大尺寸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生产技术,加快发展中大尺寸和高画质OLED面板的脚步。索尼将强化索尼移动显示公司东浦工厂关于TFT(薄膜晶体管)和EL(电致发光)层涂层处理设施的发展,并计划在2009-2010财年实施这项生产技术直至2010年3月31日结束。

    在加强自主开发OLED面板的同时,索尼2月27日宣布斥资近10亿美元,联手全球液晶面板龙头夏普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拓展上游第十代液晶面板业务。这也是索尼继联手三星建第八代液晶面板工厂后,再度与全球电视竞争对手展开面板上的深度合作。双方已签署一项框架性协议,新的合资公司将以夏普正在建设中的大阪面板工厂为基础,生产和销售大尺寸(40英寸、50英寸和60英寸以上)的第十代液晶面板及模块组。索尼向夏普大阪面板厂注资1000亿日元(约合9.26亿美元),获得该厂34%股权,夏普持有66%股权。按照此前的规划,2010年3月该厂有望投产。

    2008年4月25日,三星和索尼宣布签署协议在合资工场S-LCD内增建一条新的第八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第二条八代线)。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