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王勇和拓展训练的缘份

   2023-04-12 互联网4110
核心提示:  和王勇见面时,他正在高新区渝高公园内一片竹林里,慢悠悠喝着铁观音。    王勇,年近不惑,在重庆的驴友圈中,他的知名

 

  和王勇见面时,他正在高新区渝高公园内一片竹林里,慢悠悠喝着铁观音。

  
王勇,年近不惑,在重庆的驴友圈中,他的知名度很高,因常年出入西藏等高原、高海拔地区,他的皮肤黝黑,加上身体壮实得像一辆横冲直撞的坦克,“江湖”一度传闻他是藏族人。  
 

  “会道者,一线藕丝牵大象;盲从者,千斤铁锤砸苍蝇”。这是王勇在一座寺庙看到的对联,他认为用来形容做生意和做人,同样贴切。

  
 生意潦倒 寄情登山

  
“登山之道,人品为先,步步登高,遥仗胜景”。这句话,是王勇在登山途中遇到的一位美籍华人告诉他的,同样也是这句话,让他的精神发生了逆转,并受用无穷。

  
王勇开始背包自助游,是在2000年的冬天,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自1995年他从一个机关单位辞去秘书一职下海后,先后从事的建材批发、倒卖钢材、承包土石方工程等均告失败,且负债累累,一度穷困潦倒到身上只剩两元钱。王勇在2000年冬天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用王勇的话来说,这种危机不仅是经济上的穷困潦倒,也有精神上的苦闷彷徨,这让他想到了逃避。于是,在那年冬天,王勇跟随朋友背起背包开始驴行。

  
刚开始,他和其他人一样,总是走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直到他在西藏看到雪山,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爱上登山。

  
王勇说,在西藏,被雪山和高原深深折服。此后,他先后几十次进出西藏,攀登在雪线以上的高山近百座,就连珠穆朗玛峰也爬过了好几回。因为疯狂迷恋上登山,他几乎放弃了任何工作。当时,国内自助旅游刚刚兴起,登山装备价格昂贵,动辄上万元。为此,他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借钱购买登山装备。

  
王勇统计,他驴行已超过30万公里,购买各种登山装备的费用至少在10万元以上。

  
创办驴友酒吧

  
“普兰卡”

  
搞背包户外游、登山等户外运动,光花钱只出不进,长此以往始终不是办法。2001年初,眼看南滨路上的餐馆、酒吧一夜之间生意就火起来,王勇也动起了脑筋,他找朋友借钱在南滨路上创办了“普兰卡”藏族风情酒吧。


王勇回忆,这个酒吧成为了他涉足户外运动,把户外运动做成自己的事业的一个起点。

  
该酒吧很快在重庆驴友中打响知名度,成了驴友们热捧的地方--驴友在这里交流登山经验、户外活动方式,有的还在这里召集同伴登山、户外探险。生意一天天火爆起来,王勇却发起了愁。

   
“天欲其亡,必欲其狂”,王勇说,2001年下半年的南滨路已疯狂起来,然而,相关配套设施的缺乏,对季节的依赖,南滨路貌似繁荣的背后正在孕育着一场危机。

  
2001年下半年,王勇不顾合作者和朋友们的不解,毅然决定出让酒吧。这一决定现在看来太明智了--不到半年,南滨路上的酒吧就开始走下坡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