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的五种角色定位之:激励大师

   2023-02-10 互联网6060
核心提示:刘邦革命成功之后,在洛阳召开经验总结大会,会议上刘邦问众臣:“为什么我们革命成功了呢?”有一位中层干部王陵回答说:“我知

    刘邦革命成功之后,在洛阳召开经验总结大会,会议上刘邦问众臣:“为什么我们革命成功了呢?”

    有一位中层干部王陵回答说:“我知道,你是三个字得天下;我们这些部下干得好了,你就奖,夸奖、褒奖,发嘉奖令(精神奖励);我们干得更好了,你就赏,赏耕田、赏字画、赏金银财宝(物质奖励)。”刘邦说:“第三个字呢?”王陵说:“第三个字你更绝妙,就是封,加官、封侯、授权(自我实现的奖励)。”

    刘邦说:“你王陵不得了了,我刘邦四个字得天下,你说对了三个字。”

    王陵吃惊地说:“啊,还有第四个字?那第四个字是什么?”

    刘邦说:“第四个字就是用人的用;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刘邦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就是刘邦“奖、赏、封、用”四个字得天下的千古美传。

    在楚汉相争的时代里,刘邦派出部属攻城掠地时,所得的战果大部分归属于有功者,显示出刘邦大功无私,与天下同利;刘邦对于有才能的人均能给予重用,从最先在沛县开始跟随他的萧何、曹参、樊哙等,到之后投奔他的张良、韩信、陈平等,无不如此。而项羽却妒贤嫉能,害怕别人的功劳大,所以表现杰出的人反而常遭疑忌;战胜的人,不给功劳,获得土地者,全归项羽自己管理,有功不赏,反而受害;虽然仅有范增这样的能人,也仍然不能重用,这就是项羽所以无法得到别人支持,而丧失天下的主要原因!

    项羽虽然个人勇猛无敌,在战争初期几乎每战必胜,但由于自负、唯我独尊,导致其军团中难有能人出现,使整个军团成了典型的“羊的”,虽然头领项羽是狼,在项羽率领队伍直接参与的战役中往往能取得胜利,但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参加所有的战役,因此这种局部的战役胜利改变不了战略上的失利。

    而刘邦虽然开始时候屡战屡败,但是却懂得别人,使其军团能人辈出,因此我们可以说刘邦的军团是“狼的团队”,虽然直接面对项羽的战役中往往失利偏多,但是由于团队的强大,使刘邦拥有了压倒项羽的战略的、全面的优势。

    让我们再来看一段刘邦与韩信的对话:

    刘邦问:“你认为我有能力指挥多少军队呢?”

    韩信答:“陛下统领军队,最好不要超过10万。”

    刘邦问:“那么你能指挥多少军队呢?”

    韩信答:“臣指挥军队没有限制,可谓多多益善耳。”

    刘邦听得哈哈大笑表示:“你既然多多益善,能力远高于我,为何反被我擒捕呢?”

    韩信也坦然表示:“陛下虽不善于指挥军队,却善于指挥大将,这便是我为何被陛下擒捕的原因啊!”

    可见,刘邦能“将将”,善于激励与用人;而项羽充其量只能“将兵”,缺乏战略高度,最终也就导致了两个人截然不同的结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