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国科学院的11名科技人员脱离了“铁饭碗”,创办了联想,当时的启动资金为20万元人民币,办公场所是中科院一间破旧的传达室。20年后,联想已经拥有超过20000名员工,并连续10年(1997-2006)稳居中国PC市场占有率第一。2005年,联想以12.5亿美金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实际上让联想成为了拥有146亿美元营业规模、8%左右市场份额的全球第三大PC厂商。
这听起来很像是苹果、、微软这些硅谷传奇的中国版本。确实很有相似之处,但仔细想想又有很大的不同。硅谷的创业型公司一般都是先有一个很好的idea,不少甚至会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比如微处理器、操作系统、个人电脑、互联网等等,然后通过自己投资或引进种子投资、风险投资,最后上市,不断做大做强。联想并非这种技术先导型的公司,与美国同行相比,联想甚至连出生时的商业环境都堪称恶劣:没有健全的公平的市场经济和游戏规则,没有百年积累的成熟企业经营理念,更没有一个完整的商业价值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