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德讲演:政府管理创新与流程再造

   2023-02-10 互联网6460
核心提示:  2008年6月28日,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暨北京大学信息博士论坛在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发

  2008年6月28日,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暨北京大学信息博士论坛在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发表题为《政府创新与流程再造》的主题演讲,本文根据现场演讲整理而成。

  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受我们北京大学的邀请来做一个演讲,我围绕流程再造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大家共享一些看法。

  自从80年代我们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改革我们是从外围向核心进行。那么改革经过30年,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建立了,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我们市场化的政府,这个改革正处在一个攻坚阶段。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大型的四次体制改革,但是可以说政府体制改革是我们整个改革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一个改革。那么我今天下午的发言是鉴于我们的改革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政府,如果从的角度,或者从现在流程再造的角度来考察,目前中国体制改革是不是有以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讨论。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们目前要进行的体制改革,或者说我们提出一个政府流程再造的时代的背景是什么。

  我们把这几个概念要澄清,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新起源于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那么这个新运动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要再造一个政府,而运动再造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呢?是一个社会性的政府,也就是我们今天把它命名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但是我们还没有考察,我们知道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有三个字眼,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科学技术的发明,还有一个是科学的推进。但是学从企业走向政府是从80年代开始的,80年代学导入政府,引发了政府的革命。但是在此之前,应该说对政府的变革来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凯恩斯发明了一个经济型政府,从此我们启动了政府调控下的经济模式。美国80年代到90年代连续十年的高增长,它的推动力是高新技术,我们不能忘记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就是在里根在位期间推动的政府流程再造,再加上高新技术,才使美国有了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连续十年的高增长。

  流程再造的概念我不细讲了。流程再造对于我们传统的体制有三大冲击:第一是以绩效为目标的组织流程的再造,这个组织流程再造就是我们从传统的任务导向型向转变。第二,以价值链为核心的再造,再造是什么?是从部门利益向跨部门利益系统的转变,可以说十七大之后我们启动的大部门制的体制应该说是一个再造的概念。第三,也就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一个话题,信息公开。与信息公开相关联的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什么呢?是流程再造最根本的技术手段,这是流程的再造,也就是说我们在以上这些价值链。目标如果没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可以说现代的流程再造无论是在企业层面上,还是在政府层面上都无法进行。因为什么呢?因为流程再造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它必须借助于电子技术这样的现代手段。

  我们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进行流程再造,下面我要谈一个问题,目前我们要推动的中国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是什么。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30年以来,我们在体制改革上,我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的思路:一个是我们的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的,体制改革自然是政府主导的,关键是改革的流程我们一直沿着自上而下改革的程序进行,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在围绕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我们是围绕大政府,小政府在做文章。第三个问题,我们在职能的转变上,我们围绕什么问题进行呢?围绕管还是不管,管多少的问题在划界限。可以说到目前为止30年来进行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是我认为这些改革基本上是适应性改革,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在从事计划经济留下的这个政府,它内部的一些流程从根本的角度来讲,许多问题还没有触及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