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征税”言论引燃了电商领域的“炮火”。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的建议一出,便遭到淘宝的“反击”,后者并不赞同在现在这个时点对电商征税。一时间,网店征税这一并不新鲜但又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再一次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然而,喧嚣的背后,电商征税的三大核心难题渐渐浮出水面。
该不该?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一个全盛时代。然而,我国对电子商务的法规监管远远落后于其发展,电商行业的假货、仿货横行以及服务投诉等问题也广受消费者诟病,尤其是C2C领域被称为是监管“盲区”。
对于淘宝上700万职业卖家来说,网上开店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缴纳店铺租金和税款,从而形成与其他网站以及实体店的价差,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对这些卖家是不是不需要规范和监管呢?商务部研究院早前就曾发布报告指出,现行税制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发展。其报告提出,电子商务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商务运行方式的新的商务模式,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的明确税法条文。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下去,必然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然而,征税对职业卖家来说犹如“狼来了”一般,能否说服这些卖家成了一个现实难题。一方面,对利益的追求导致卖家会抵制对电商征税;另一方面,很多职业卖家的规模确实小,一旦征税,他们只能另谋出路。
但是,不征税又引出另一个争议:是否公平竞争。因为,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大多数自主营销型B2C网商平台已经具备了完善税收制度。
难不难?
由于网店并不是传统店商,不少人质疑在征税的实际操作中,将碰到很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首先,电商企业的规模和收益不一样,征税时国家不能“一刀切”;其次,由于网购没有空间限制,通常是跨地域交易,这就给确定应纳税对象属地带来难度。更重要的是,在我国B2C和C2C的边界一直很模糊。
但是,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张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上述争议做出了诠释:网商征税利用现有的税制框架即可完成,在具体征管上也不存在技术障碍。
针对征税“一刀切”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在制度上可以设计适当的税收优惠,对营业额较小的商户设立免征额,超过免征额的再根据营业额大小来进行征收。
谁受益?
不少人担心,征税之后,不单很多小微淘宝卖家会遭受“灭顶之灾”,很多消费者恐怕也要成为买单者。另外,征税后是否能够给电商,特别是中小卖家带来真切的利益也成为热议的焦点。
对此,张近东也表达了自己不同的声音,他指出,一个良好的、法制化的经营环境是对创业者最大的保护,诚信经营、社会责任等都是法制化包含的内容,当然也包括对一些新兴领域、年轻创业者给予充分的鼓励与支持,这也应该以法律化的形式给予明确与固化。
一些税务专家从技术方面提出了解决消费者担忧的办法,例如可以创新征税制度,从结算环节、物流环节稽查等方面入手,解决税收成本高的问题,从而可以控制住网上商品的价格上涨。况且,从公平竞争角度来看,遵守商业发展规则,有序竞争,才是一个行业可持续发展之策。
国税总局正式发布网络发票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昨日消息,《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普通发票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规范网络发票的开具和使用,国税总局制定了《网络发票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