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忘的ICQ:徒弟QQ怎样打败了师父?

   2023-04-12 互联网4040
核心提示:  2010年4月28日,一则消息勾起了很多中国人对ICQ的回忆。  这则消息是,美国在线公司由于财务问题,以1.87亿美元的价格把它

  2010年4月28日,一则消息勾起了很多中国人对ICQ的回忆。

  这则消息是,美国在线公司由于财务问题,以1.87亿美元的价格把它掌控的ICQ公司“贱卖”给了俄罗斯网络巨头DST.参与竞购的腾讯空手而归。

  ICQ?很多人已经把它淡忘了。

  它是1996年成立于以色列的即时通讯公司,其业务一度在中国风行。不过,那个叫做马化腾的腾讯创始人,模仿它做了一款本地化的中文软件,取名“OICQ”,即“OpenICQ(打开ICQ)的意思”,后来改称“QQ”。

  故事后来的发展十分简单,徒弟QQ打败了师父ICQ,师父的大名似乎从中国消失了。

  不过,如果问这个失败者是否对中国市场还有兴趣,过去几年,都有个强烈的意愿从以色列特拉维夫传来,是。

  杨海峰,《通信世界》主编,2009年受邀访问ICQ公司。在特拉维夫的高科技园区,他见到了集团副总裁、媒体总监。“他们看好中国市场,希望通过和中国公司合作的形式重返中国,一直在寻找和接触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

  他对《中国周刊》记者说,“门户网站、电信运营商或者搜索引擎公司都是他们的潜在合作对象。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研究中国的市场动向。”

  被挫败的师父

  在天涯论坛上,一个ID为“剑眉入鬓”的网友发了这样一个帖子,“谁还记得ICQ?”

  他说:“我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使用ICQ的了,反正同事教我玩的,白天在公司就玩这个,晚上回去就进聊天室。那个时候,我这里,没有QQ的份。”

  这是ICQ在中国的光辉岁月,杨海峰也有同感。计算机专业的他,在大学时代捕捉着每个数字化的流行符号,同学们经常在电话那头询问,你有ICQ吗?

  杨海峰曾有个五位数的ICQ号码,在ICQ风头正健的1996年到1998年,这是时髦的象征。

  成立于1996年的以色列公司Mirabilis是孕育ICQ的母体,在拉丁文中,是神奇的意思。这本来就是几个以色列年轻人神奇的创造,他们聚会时,突发奇想,能不能开发一种使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交流的软件?后来,他们成功了,为新软件命名为ICQ,即“ISEEKYOU(我找你)”的意思。

  ICQ的诞生让互联网再次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也宣告了即时通讯领域市场的兴起。

  ICQ坠地后,其用户快速增长,6个月后,ICQ宣布成为当时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第7个月的时候,ICQ的正式用户达到100万。由于前景美好,技术又不太复杂,所以同类软件迅速跟进。很快,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推出本土的IM(即时通讯)软件,来抢夺市场。

  此时正赶上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热潮。

  当时,业内人士回忆,“计算机从上万元的价格下降到每台六七千元,更多的家庭能够买得起计算机,在北京的校园里,每天都可以看到来自中关村的送货车,或者是汽车或者是三轮,大学生们激动地攒着属于自己的电脑。”

  一个深圳大学毕业生默默关注着这其中的商机。他叫马化腾,两年后,马化腾在中国的广东省开创了一个公司,模仿ICQ做了“OICQ”。

  杨海峰说,1998年后,大家就都改用“企鹅”了,他说,“当时ICQ全球都是推英文版本,OICQ却是中文系统,夺走了ICQ的很多用户。”

  有了QQ作参照物,作为师父的ICQ在中国市场上的缺点就暴露了出来:出于国外对个人隐私的特别保护,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且,它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但马化腾分析了中国用户的需求,他让OICQ可以发送离线消息,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此时,中国电信业也无意中成全了OICQ的发展,1999年以来,中国网民们开始使用较便宜的“169”网络,而169是不能出国使用ICQ的,大多数人开始转而使用OICQ.

  据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IM市场占有率排名中,ICQ仅排名为第八位,而第一位的腾讯QQ超过了70%的市场份额。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宣布,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

  重归的梦想

  在中国市场的失败是ICQ全球化道路上的一面,另一面,则是ICQ在俄罗斯、德国、捷克和以色列等国家的成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