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云商
苏宁垄断地位的确立,不仅在于实力,更在于坚决革命的态度、明晰的策略和对战机的把握。
这家仍处于壮年时期的流通业大佬,率先展现出了革命先锋的决心——今天上午,苏宁彻底“超电器化”,正式更名“苏宁云商”——不仅重新定义电商,也重新定义自己。
在未来阶段,苏宁不再是电器,而是一家以零售为主导,采销一体、虚实融合的“云”商务公司。调整后,新苏宁的威力在于:
①坚决瞄准“亚马逊+沃尔玛”的商业模式,成为实力最为雄厚的O2O实践者。目前,苏宁云商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价策略,以及实体渠道的锻造升级和全品类覆盖;集团随后还将整合采购资源,凸显规模优势,保证供应链的线上线下协同。相比阿里、京东,抑或其他传统零售,苏宁具备双重战力,且更像一个有机的整体,足以在未来阶段电商与实体零售的对峙中,攻可进退可守。
②对市场机遇的准确判断和把握。苏宁与其他传统零售拉开距离的根本秘诀在于超前的意识。当在其他企业还在瞻前顾后时,苏宁已经切换成新的业态,同阿里、京东等纯电商公司展开拼杀,并斩获了足够的网上零售经验。与此相比,国美在面对电商上的首鼠两端、万达对电商的迟缓决断,都将使其错过在战略卡位的机会。在品牌定位和规模拉开差距之后,追赶者有几成胜算显而易见。
那么,接下来的电商格局将会如何?
互联网三巨头已经给出答案:在同一个故事框架下,要么行业兼并,要么出局,要么再走出破坏性的创新之路。
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业界已经见证了在阿里、腾讯、百度垄断格局下,创业环境遭受挤压,创新意愿被打击,行业发展受到压制,无数创业公司最终走向殊途同归的命运。现在阿里、京东、苏宁也开始同样的动作:一方面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部队,一方面将资源注入到具有潜力的企业。在收并购事件不断的趋势下,电商行业将逐渐涌现阿里系、京东系、苏宁系的庞大组织,所涉及的产业链条也将更加宽泛。正如很难对如今的苏宁云商下定义,它覆盖电商、支付、金融、物流、数据、营销、云计算等多个领域,远非普通的零售企业所能驾驭。
这一格局的正能量在于,由于领袖的庞大力量,使得产业的基础能力和设施能够在段时间内完成建设,从而使得微小型创业者可以站在更高的舞台。但还必须看到,这些产业链条最终会演进成巨大的铁幕,致使电商行业发生明显的进入障碍。在此情形下,巨头将在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具有优先制定价格的权力,而其他电商企业则因生产规模过小,必须交付更高的平均成本。随着掌握资源垄断的电商巨头支配地位日益巩固,最终形成寡头之间激烈竞争的局面。其他的电商公司,不与巨头结盟,就将成为他们的对手。
互联网的历史不断重演,如今轮到电商。在铁幕下艰难行走的那些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网上零售格局重新洗牌之后,必须重新思考和调整自身的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