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手机市场,一米多长的弹丸柜台山寨机扎堆。就在这样一个全球知名的手机批发集散地,苹果、三星、HTC等手机品牌总能以不同的“姿态”吸引着穿梭的人流。
作为其中的一名“柜主”,王林(化名)在旺季的月收入能达到20万元。“想要什么牌子基本都有,不过我们主要是做现在畅销的。”王林对记者说,出现质量问题,包退换。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知名品牌往往难以渠道下沉,这给很多山寨品牌提供了市场环境,很多地方因此出现了‘名品手机电脑’一条街,而深圳则是最为热闹的市场。”中怡康市场研究机构品牌总监左延鹊对记者说。
淘金术
快速的产品和资金周转率,手机产品从原材料采购、手机组装、出货,再到收款,一般只需10天左右时间,这样一年运转下来,年投资回报率在150%左右——追逐利润成为王林们进入山寨手机生态圈的最大原因。
上世纪90年代,手机开始走进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从那时起,山寨手机市场开始蓬勃发展。据统计,在山寨机发展的鼎盛时期,深圳华强北的36家电子专业市场,共有经营商户26252户,年销售额约3000亿元,是全国经营商户最多、产品最全、销售额最高的电子商业街区。2006年是深圳山寨手机的“黄金时期”,厂家数量一度达到近4000家。
“早期山寨产品的消费人群具有极其强烈的平民化特征,购买人群通常是农村、低端市场,甚至是三四级市场的年轻人、低收入打工者人群。”左延鹊说,市场需求也激发了山寨机的消费潜力。
王林也是在鼎盛时期进入这个市场的,她的档口在深圳华强北市场上的明通数码大厦,在档口中,记者可以看到各式的苹果手机,“iPhone4至少有4个以上的版本,价格从100元到700元不等,当然配置方面也大有不同,好点的配置电容屏,支持JAVA等。”王林说。
而同样在明通数码大厦拥有档口的李生还在网上开通了专门的山寨机销售渠道,起批从1件开始,最受欢迎的高仿iPhone5售价1280元。除了内销,李生还通过各种电商的方式“促进”外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