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SmartWatch智能手表测评

   2023-02-10 6010

  完成配对之后,我们还得为手机安装名为SmartWatch的应用,然后在打开智能连线(或智能连接)应用程序,在设备中的SmartWatch(或智能手表)项目中,为手表下载应用程序和小组件,对应的程 序和组建下载完完毕之后,我们才能在手表中操作相应的功能。

  费尽一般周折之后,用户才能正式开始体验SmartWatch,但就是这一连串繁琐的步骤,很可能会让很多人怨声载道并对这类新产品避而远之。而这也是索尼需要在后期的穿戴式计算设备的研发和设计 上需要调整的地方,这种学习成本并不应由消费者来承担。

  问题很明显,但不意味着SmartWatch没有可取之处,比如进入智能连线应用的SmartWatch项目之后,你可以在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列表中直接按图索骥下载应用程序,而不用在参照第三方的推荐,下 载可能存在风险的应用程序,而这也是封闭式操作系统比较明显的优势所在。另外,在该项目下,为了加快用户的上手速度,应用还内置了手表的交互指南,这是值得鼓励的地方,但有一个小小的缺憾 则是当我们拿到手表并且配对完成之后的第一件事,可能不是去看说明书,而是直接去操控手表,而在缺少导航按钮的情况下,用户很有可能进入手表上的应用之后,找不到退出方式,而只能也能够重 启的暴力解决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需要查阅说明书才能使用的产品,都不是好产品。

  总结

  “智能手表应是独立形态产品,而不应成为手机的附属配件。”

  

  SmartWatch是一款较早推出的穿戴式计算产品,从时尚的外形,到丰富的功能特征,都表现出了比较出色的新产品形态和设计理念,即便采用的不是开源操作系统,这样的产品在功能和外观上依旧会有可能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但问题在于索尼不能保证用户购买SmartWatch之后不会揪心和抱怨,尤其是一系列繁琐的配对和应用下载前奏,直接会影响到手表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索尼在SmartWatch的 设计上并没有抓住智能手表的重点,而是生生的将智能手表捆绑在智能手机之上,离开了智能手机,SmartWatch将一无是处,甚至连开机到手表界面的能力都没有。虽然Google Glass同样需要依托智能 手机存在,但不同的是,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下,Google Glass还可以用WiFi联网,这是SmartWatch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手表作为智能手机第二屏并没有任何不合理性,关键点在于具备优秀的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要保证手表的独立性,如果一款手表离开了手机,连最基本的时间功能都无法提供 ,那还谈什么智能手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