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据四川省民政厅4月23日6时统计,地震造成四川19个市州115个县199万余人受灾,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此次灾害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本文将从震后救灾设备方面探讨安防产品如何最大限度减少的带来的伤害。
安防产品助力地震救援
面对无情的地震灾害,人类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灾后搜救,在救援的黄金72小时里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近几次发生的强地震救援中,我们看到了高新科技让灾难中的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针对安防技术产品能否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作用,请专业人员为大家做了一些解答。
1、报警产品
报警产品一般用于事前的预警,给当事人留出处置时间。地震发生时,时间短、强度高,安防产品可以作为个人或者企业单位的预警机制产品来应用。但是,常规的地震预警建议还是参考地震监测部门的权威报告。报警产品主要是报警传感器的应用,如震动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等等。当建筑发生轻微晃动或者局部位置引发明火烟雾时,传感器可将信号传递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联动到整个安防系统,触发整个系统中的报警装置,警示人员逃离。
2、智能分析摄像机
智能分析在视频安防行业应用已久,常规侦测的准确率也已提高了很多,现在应用较多的智能分析规则主要有快速移动、人员聚集、徘徊、跨界等等。根据地震前的一些预兆性知识,如震前动物会有反常性的行为动作,如果可能,可将这些动作设置到智能分析规则,如快速移动、大量聚集等等,作为一个反常现象的参考,提醒相关人员的注意。
3、智能交通产品
智能交通产品,在平安城市项目中多有应用,主要设置在各个主要通道以及主要路口,及时获取相应的道路信息。地震后的震后救援是事关人命的大事,目前很多的震后救援工作,常常被拥挤的车流堵塞了救援车辆,贻误最佳救人时机。智能交通产品可以帮忙指挥部门实时监控各个路口的车辆信息,及时安排相应的车辆控制工作,让救援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实施救援。
4、热成像摄像机
热成像摄像机有别于常规的摄像机,普通摄像机应用光线来成像,画面显示的即是表面现象的画面;而热成像摄像机则是通过感应热辐射来成像,可将所到之处的景物热辐射的差异显现在画面中,并且该摄像机的监控范围较远,可以以“公里”计算。在震后的大片废墟中,可以及时发现远处人员信息,也可以用来探测、检测废墟中是否有人员待救,还可以用来调度直升飞机等高空设备的物流轨迹等等。
5、远程医疗救援
灾后地形复杂,一些受重伤的患者来不及也不宜长距离奔波的去治疗,只能就地抓紧时间医治,但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远程医疗救援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
远程医疗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远程医疗不仅仅是医疗或临床问题,还包括通讯网络、数据库等各方面问题,并且需要把它们集成到网络系统中。这是视频监控技术的一种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