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也需要这样的执着

   2023-05-12 互联网3370
核心提示:  我们往常的创业团队报道,都是以产品为主,然后我今天想说的,是一个创业者的故事。我们暂且叫他L。  最初认识L,是在一个

  我们往常的创业团队报道,都是以产品为主,然后我今天想说的,是一个创业者的故事。我们暂且叫他L。

  最初认识L,是在一个海外背景孵化器的DemoDay。会上大部分是外国人,或者海外背景的华人,而L就站在一个项目展示位前,神情兴奋,用英文大声地批判苹果,宣布Android将主宰世界。

  就这样聊起来。L的观点很有意思,他们的产品也同样如此。不过,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L的“偏执”,“我们只想到美国去!我们不要国内的投资,甚至通过众筹的形式都可以,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国外去发展!”

  当时我很惊讶,很多创业者虽然都对国内的创业环境并不满意,但是并不会像他那样决绝。这点让我对L印象深刻,所以两个多月后,我约他出来聊了聊,想了解下他们的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次L看起来疲惫了很多,我问他最近怎么样,他很直白,说,我们实在是没钱了,撑不下去了,我打算这个月就去旧金山,去找投资人。

  我很意外:L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来创业,6年里做了3个项目,已经不算是创业的新手,怎么会突然陷入这种危机。

  我问他对旧金山之行有什么计划,他说,没有具体的计划,我认识几个人,去拜访一下,参加几个活动。

  就这样?

  对,就这样。

  如果拿不到钱呢?

  他停了一下。

  那就只能放弃了。我们现在已经快撑不下去,毕竟还要付房租,还要吃饭,还有这种生活支出……如果这次再拿不到钱,就只能回去上班了。我的小孩还在上学,合伙人也要家庭要供养。

  这次过去机会大吗?

  我不知道。

  没想过在国内找投资?

  国内的投资人都什么都不懂。他们只知道对照国外的模式找中国的样本。他们只会说,你们为什么不抄一个这个,为什么不抄一个那个?国外的投资环境很成熟,很多投资人都自己创业过,但是国内的投资人很多都不知道哪冒出来的,看到国外有一个新产品,就说,哇,我们在国内找一个投吧。他们不会投新的东西,他们只懂得问,你这个是跟着国外哪个产品做的。国外的投资人会很欣赏原创的idea,会尊重我对产品的意见,不会强迫我去加一个这样的功能、做个那样的改动。所以只要有国外投资者愿意投我们,5万美元都可以。

  所以你找过国内的投资者了?

  不,没找过。

  那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和很多做创投的都交流过,他们就是这个样子。

  有和其他创业者聊过吗?

  不,我很少去和其他的开发者交流。中国创业的人都是一样,去了只会讨论说,诶,这个产品好,我们来抄一个吧,那么产品不错,我们要做中国的XX。全部都是这样。我们不是这样的公司,我不愿意交流。

  所以你们一心做海外市场?

  是的。我们和国内其他创业者而不同,其实我们只是一个碰巧住在这的国际公司。在北京只是因为便宜。我们自身很极客,所以我们想要去旧金山。我们希望能够办公司设在旧金山,把美国市场当成我们的homemarket,旧金山当然是第一站,然后是美国其他城市,然后是巴黎、伦敦,日本韩国都不再优先考虑之内。然后才是中国。

  旧金山实在太贵了,也许我就只能租个地下室。但是它有种子用户基础,媒体资源和态度都是全球最佳。

  但是国外也有YC和500startups等孵化器,也许你可以试着找找他们?

  他们都需要创业者在那集中开发3个月。但是我不行。我还有个小孩去上学。我的合伙人也有家庭需要照顾。

  可是你说如果这次去美国拿到投资了,就会把办公室开在美国。

  哦。。。其实一年内也许都还不行。即使这次拿到投资了,一年内我还是只能和合伙人待在北京,顶多两地跑跑。或者看看一年后有没有机会,再全部迁过去。

  你们现在用户大概是多少了?

  国外用户1000多,国内用户400多吧。

  这个用户数和我上次见到你时,好像没有太大的增长。

  嗯。我们比较稳定。

  你们的产品开发多久了?

  我们的产品开发了14个月了。一直在完善。2012的9月份做出的产品才让自己都觉得好用,之前的都不成熟。

  可是你们的产品做了这么久了,都没有遇到一个用户增长的爆发点,这个是什么原因?

  我觉得我们就像06年的Twitter。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用它,也没有人看好它

[1] [2] 下一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