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板回炉打工谋求再崛起

   2023-11-15 互联网1740

  要做有尊严的企业

  创业一年后,公司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新的项目投资迟迟未能获得通过,即使仅仅是个别人的反对,最终往往有强大的执行阻力;公司的管理费用开始上升,各种招待费用、公关费用似乎开始失去控制;市场拓展的力度,特别是对市场营销队伍的管理渐渐松懈。

  俞林伟觉察到了这种变化,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与公司一直在合作的电视台密切关系,以杭州西湖博览会为契机,策划主题性的信息广告业务;第二,主张创办一份DM杂志,打造自己的广告平台。第三,决策权相对集中,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部分创业伙伴在得知俞林伟提议个别股东不再担任董事提议后,威胁要撤走资金,当时,他真正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

  而就在此时,几个公司主要股东的经营理念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分歧。公司最原始的三名创业伙伴单独注册《中国制造》杂志,公司越来越背离俞林伟创办专业化企业的初衷。俞林伟打包向深圳某企业出售了《中国制造》后,毅然决定保留公司股份,辞去总经理职务,前往上海。

  创办企业上了“瘾”

  现在的俞林伟在上海某大型地产、海运投资集团公司任职,先后担任地产公司前期主管、集团公司总裁秘书,现在又全面负责集团的广告媒体业务,主持新闻中心的工作。对于从少年老板再到打工者的转变,俞林伟又怀念又坚决。俞林伟表示,“人一旦创业,就像上了‘瘾’,再也挥之不去。我要用辞职后的三年,系统思考自己今后的定位,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半了。”说着,俞林伟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明年9月,我们期待着看到一个继续在创业途中攀登的俞林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