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当上台湾首富的郭台铭则是华人巨富的希望。新的全球富豪榜上,他的资产已经超过87岁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而一跃登顶。在此之前,华人巨富们的成长印烙着太多土地炒作、权钱交易、资源垄断的色彩,而郭台铭凭一己之力,在列强环伺的IT领域脱颖而出,使今日台湾成为全球信息科技代工产业的中心。他与沙特的塔拉勒、墨西哥的卡洛斯·萨利姆,当然还包括二十一年前已经登顶的比尔·盖茨等成为首富群体中的科技和资本新贵。
“死而富有是一种耻辱”
当财富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消费和享受之后,它的拥有者将如何处置,这是一个比创造这些财富更为艰难的命题。
从来没有人因为富甲一时而长久地被人们纪念,相反,人们常常提起的是他对待财富的态度及相关的细节。当代商业调查公司的奠基者乔治·盖洛普博士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们对历史上有些人物念念不忘,有时并非由于他们的政绩如何、战功多大、拥有多少财富,而只因为他们的有些性格上的细微特点。”
现在正被我们仰望着的这三十个首富,在性格上确乎非常像一枚硬币:低调、坚硬、圆润,貌似不近人情。他们中间,只有一位——以色列女首富——有过三次婚姻经验,五位有两次,其余均为一次。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看来始终是财富得以循序累进的前提。拥有欧莱雅的法国女首富利利雅娜常对她的朋友们说,维持了50年的美满婚姻才是她一生中最大的财富,相对于财富而言,婚姻对于一个女人才更有意义。“在沉默之外,这个家族所追求的是生活中的朴实无华以及明慧睿智”,这个评论适合利利雅娜,也适合很多首富家庭。
在这三十个首富中,没有科学家、没有作家、艺术家,甚至没有出名的艺术鉴赏家,如果一定要算一个的话,倒是意大利的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这位少年时在音乐船上卖过唱的富豪兼总统,在2001年曾出过一盘他的情歌专辑。首富很少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前任英国首富威斯敏斯特公爵便对自己有个“最好的描述”:杂而不精,什么都懂点,什么也不精通。或许,这种杂家的职业姿态使得首富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财富本身。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不避讳对文化和品位的轻视。澳大利亚的首富帕克·克里是一位与默多克齐名的传媒大亨,他坦然承认自己,“喜欢电影和体育,藐视艺术性的、高雅的东西。讨厌文学和美术,认为去悉尼歌剧院听场音乐会纯粹是活受罪。从不读书,因为从小就有阅读困难症,书房里放着的是大量的电影录像带。”一定要为这些富豪寻找一个共同的精神特质的话,就是他们无一例外地将财富与慈善结合在了一起,无论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做给世人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