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的企业,其权力相对稳定与集中,决策的科学性就难以实现,根据市场不断模仿社会与克隆,而这种方式不一定完全代表市场的需求变化,所以在决策时的风险过大。
在我们所看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企业都是由于决策出现失误而导致企业的衰败,甚至倒闭的。杨卓舒近日在为《总裁的智慧》一书作的序言中写到:“历数近十年来的中国各类企业决策失败,属于企业家奇思妙想、神奇浪漫甚至异想天开者甚少,倒是无休止地模仿、克隆、盲目地向热点跟进,由于眼热他人的成功而急于分一杯羹,造成决策失误者居多。”他告诫企业家:“模仿不是决策,没有创新,就没有决策。”
我们再看看四通公司的决策。说起四通的主打产品,人们想起的通常是打字机,除此之外还有什么?1986年,四通的利润90%来自于打字机。当时四通的领导层就意识到,长期依靠一种产品不是件好事,企业要不断创新,才能不被市场淘汰。四通从1987年开始搞新的主打产品,最先上的是激光照排系统“四通四S”。当时这个系统国内有三大家:北大方正、四通四S和潍坊华光。最初的测试结果是,四通四S在技术上水平最高,有机化学、微积分的取值空间,都可以排列。全球最大的激光照排公司要买断,四通不卖,一心想自己搞。从技术到市场,有一个重要环节-商业版式的定位。四通当时的想法是,必须表现自身技术上的超前与领先,四S的商业版式,一定是能经常排有机化学、排微积分的。最后四S的商业版式定为科技书刊版。这个定位后来被证明是失败的。80年代科技书刊出版单位多是公益性单位-科教类出版社。这个系统每年靠国家财政补助,哪有钱付给四通?此时,竞争对手去搞了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报版,获得成功。四通想再调头,为时已晚。
更多>同类资讯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