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这是所有项目实施方
最怕从客户那里听到的话
曾经与一位做项目的朋友聊天,他说,每当电话响起,他就胆颤心惊,就是害怕客户打电话来对执行的项目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改动。对于客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突然提出的新想法和变动,他头疼不已。
相信像我这位朋友的感受,肯定许多的项目经理都深有体会。的确,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客户需求的临时变动,是实施项目过程中最头疼的事。因为这样极有可能会使整个项目延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
那么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呢?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惠普公司IT管理学院授权讲师周勤先生,希望他能够通过自身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给头疼着的项目经理们以启示。
只有“变”是不变的
客户希望整个项目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甚至是超值回报。因此他们总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变化执行计划;而作为项目执行方来说,在项目实施前制定出所有的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执行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客户希望能够获得最大价值,这本身无可厚非;项目执行方希望能够尽量少地改变已经制定好的实施计划,也在情理之中。
有统计数据表明,一个项目平均有超过20%的需求要增加或改动,而且这极不稳定的部分,可能分布在项目实施的各个时期。针对这种改变,甲乙双方自然是“一个要变,一个不想变,各有各的小九九”。乙方的日子不好过,甲方的苦衷也不少。试想,谁愿意投了钱眼见着打水漂儿?虽然明知道变化会带来诸如周期延长、成本增高等弊端,可不变带来的后果也许更糟糕,何况还有行政、社会、企业内部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所以用户总会觉得自己提出改变是人之常情,乙方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或者沟通技巧,他们几乎很难被说服。
“其实,很多时候用户提出需求改变并非无理取闹”,周勤先生援引了一位项目经理的亲身经历,由于项目在最开始提需求时缺少对财务差异分摊问题的考虑,导致项目上马后这一块业务总在影响其他业务模块的使用,本来可以直线进行的业务现在只能绕着走。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当初发现了问题,及时做调整,后来就不会很被动,所以,一些关键业务的需求变更的确需要坚持,乙方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