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可以变 但项目不能乱

   2023-08-21 互联网2370


  引入“三方会谈”

  周勤先生认为,如果想避免客户在项目执行中的需求变更,就得积极主动地去沟通,尽量减少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在与客户确定需求的时候邀请行业专家,作为第三方进行“三方会谈”,甚至有合作伙伴参加的“多方会谈”,就是惠普的一个成功经验。这样一来,作为行业专家的一方可以从公正的角度去告诉客户,项目执行方在什么方面还有潜力可挖,哪些要求是无法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合作双方可以在和谐的气氛下从容地沟通,使双方在项目效果上尽可能地达成一致,减少以后的项目需求变更。如果说“三方会谈”是控制项目执行过程中变动的有效方法的话,那么为客户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就是项目执行成功的关键。

  这里有一个反面的例子,国内某著名家电企业曾与国外某著名管理软件厂商合作。为了进入中国家电市场这样的长远考虑,尽管合作条件苛刻,后者还是将烫手的山芋接在手中。项目启动后,该家电企业因市场和自身业务的调整需求,多次更改需求,后者开始还能承受更改,后来,由于需求变化比例太大,导致初期计划部署的框架结构面目皆非,最终双方均感无力继续支撑,只得无结果而终。试想,如果当时有了第三方的行业专家,在项目开始时就不会有那么苛刻的条件,同时他也能够在后面的变化中指出什么改变是合理的,什么改变是不合理的。那么甲乙双方在变动上就能达成统一,而不至于闹到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周勤认为,在制定每一个项目执行计划的时候,针对每个行业用户特有的要求还是得多问两句,主动地去了解客户特殊要求,将其需求变更归入项目实施计划之内,当双方对这一项目有了共同语言,达成共识后,合作才更容易开展。

  同时,通过沟通双方能在很多方面达成一致,其项目成本往往比双方很难达成共识的项目成本要低得多,因为没有达成共识的项目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必须拿出更多的费用去应付这样的风险。双方能够达成共识不仅有利于以后的项目实施,而且节省了不少的开支。如果双方都认识到这一点,就都会极力地促进洽谈,使风险降到最小,成本降到最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