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需求缘何激而不活?

   2023-03-08 互联网4470
核心提示:自从1999年下半年,新一轮“物流热”以来,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当前“物流热”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剃头挑子一

自从1999年下半年,新一轮“物流热”以来,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当前“物流热”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即只有物流市场的服务供应方热,而物流市场的需求方却相对不热。分析家指出,许多高层物流研讨会、培训班、或研修班,甚至一些民间沙龙中,来自物流市场需求方的与会人员所占的比例常常不超过10%,有时甚至只有2%。这也说明了物流市场需求方对现代物流的冷漠。在物流投资热浪滚滚的今天,物流需求难以激活令人深思。

  我国物流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可以说,我国的物流市场已经启动,但是还没有被激活。我国年物流费用支出约为当年名义GDP的20%,即约2000多亿美元。如果通过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把物流费用降低到世界平均约12%的水平,则可以增加约80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

  在看好物流前景的同时,我们不能苛求新兴的物流业一夜之间就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地方割据现象。这种现象表现在:企业盲目扩张自有物流经营范围,从而使设备及人员利用极不充分,造成了巨大的资金闲置和浪费;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缺乏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物资流通。同时,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混乱、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也导致了国内物流产业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在另一方面,许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极低,仍普遍采用电话、传真等传统设备开展业务,从而使企业反应迟缓、效率低下。少数一些物流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其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国产物流管理软件仍停留在“电算化”的层次,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时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

  即使在已经有40年物流发展史的发达国家,企业支付给3PL供应商的物流费用,也只占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的一小部分,如美国不到6%,欧洲仅占2.5%左右。所以,就我国目前物流市场发展的初期来看,有效需求不足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