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的地方性资源为中小企业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
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巨大,采用多层次集中控制的办法对生产实施管理,一般有利于使用大宗资源,对量少、分散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或者造成运输或管理成本过高,所以中小规模的企业就近原料产地经营更经济。就我国而言,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发展很不平衡,适合中小企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因此,中小企业可依托当地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优势来。
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适合自己个性化的生活。千篇一律的大批量生产与服务,逐步为具有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所替代。按顾客需求进行定制或提供个性化服务能更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其各具特色的产品和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占据一定的市场。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造力使其更能应对当今多变的环境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不拘形式,官僚气息较淡,每个员工觉得他们的行动很重要而会考虑行动的意义,这会有利于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开发人员知识的广泛化(大公司里的研究开发人员是专业化的,而中小企业里则有更多的通才)使其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数量上占到全国的55%以上,一些20世纪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如个人电脑、录音机、速冻食品、光扫描器等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因而,中小企业可利用其技术创造能力更好地应对多变的环境。
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即小规模经济比大规模经济更有效
例如,在传统的手工制品业,生产方法以手工为主,多为艺术或精密产品,规模经济并不重要。许多服务业,大规模经营难以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或者因管理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因此,并非人多就效率高,在这些领域里中小企业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要求,使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可能。传统的理论往往把规模经济与大企业的出现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联系在一起。卡尔松(Carlsson)注意到,随着技术的进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向左移动,与以往相比,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会大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