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普通的文件,其内容是日前通用电气(GE)发布的首份企业公民报告。
通用电气在这份报告中称:“2004年通用电气共解雇了125名雇员,并对243名员工进行纪律处分,原因是他们触犯法律或违背道德。而自2002年以来,公司已终止了同约200家供应商的合同,原因是后者没有遵守环境、健康、安全或劳动方面的标准。”
这份报告内容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做事先做人”,就像福特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许国祯认为的,好企业与伟大企业的区别在于,好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伟大的企业不仅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做好环境。
“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陆雄文教授说,在中国企业想做大做强走出去,成为一个伟大企业的今天,中国企业的首要是要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形象应具有三种人格
“一家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做生意的好方法,更是安身立命之本。”拜尔(bayer)大中国区总裁戴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了自己的态度。
美国波士顿学院“企业公民研究中心”的定义,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和自然环境。
按照管理界的分类,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大致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纯粹挣钱、追求规模、企业公民。就中国的本地化公司而言,绝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第一阶段,一部分企业进入第二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仍然处在“利润最大化”的阶段。虽然也有些大企业有意识地去塑造社会责任形象,但大多缺乏整体和连贯性,行为时断时续一阵一阵,或无专人负责,无法形成统一的公众形象。
“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需要有三种人格,负责任的人,有影响力的人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员工能够轻松地参加回报社会的活动,传导企业的这个概念,慢慢对其他的成员起一种影响和约束的作用,使员工成为企业公民的主体对于塑造企业公民形象非常重要。”陆雄文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