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总体而言,汇率改革对消费、投资、外贸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从长远角度看,综合效应笔者认为是利大于弊,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更健康稳健快速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绿色GDP的目标。
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
一、积极应对,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显然,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一些企业往往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既考虑到人民币汇率调整带来的结汇损失因素,又得考虑为了保持出口规模与客户谈判中暂时将其“忽略”掉,否则企业投鼠忌器,根本无法接单了。
在这种压力下,出口企业应该理性、积极应对,摆正心态,规避风险,减小完全靠低价格出口的产品比例,这一直是中国整体对外出口产品的通病,应该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出口业务增长有所影响,但从长期看对医治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失衡的病根是有益的。出口企业应该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保证通路渠道的顺畅,和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
总结:乱世出英雄。如果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出口企业抱着消极的心理,退出海外市场,无疑是一种下下策,是一种在竞争中拱手让路给竞争对手的表现,是一种甘拜下风的表现。出口企业应该以优秀的心态迎接,积极应对,减少低价格产品出口的比例,保证出口顺畅,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二、灵活应对,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
由于人民币改变了本外币对换比例,对于那些使用了国外贷款来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还款付息的压力;但是对于使用信用证进行结汇的企业来说,由于银行审单和承兑时间等手续较烦琐,从开证到受益人收到款后会由于汇率的浮动,货款已经或将会有所损失。
这时,出口企业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降低风险,使用T/T,D/D等方式进行结算,二是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这时,是用美元购得相应的物料,影响非常小。比如出口量占内销比重25%左右的奥康,目前在鞋出口上就从国外购买原材料,由于附加值非常高(因为奥康的品牌价值很高),即使人民币升值,奥康仍有一半以上的利润可赚。前文说过,汇率升高会拉动国内市场对国外原材料的需求,尤其是石油、铜、高科技机械等产品的需求。这就说明引进生产设备以及原材料的企业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利润会增加,并且将有利于提高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考虑自身状况,进行成本核算和预期利润点核算后,适当购进原材料,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