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国内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进口企业来说影响是积极的,而出口企业则增加了压力。那么国内进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将如何作为?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19点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央行关于人民币升值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表明1994年承诺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它从盯住美元改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显得更为灵活。
汇率风险是进出口企业经营中一直遇到的问题,没有就不正常了。面对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那些从事进出口业务和拥有外汇资产的企业,应该综合考虑资金来源和用途、自身财力和外汇市场的具体情况以积极应对。那目前,国内进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将如何作为?
通过保值方案规避风险。锁定汇率不失为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好办法。出口企业应该及时结算现有的外汇,尤其是美元结汇,企业的即期交易合同该履行的马上履行,近期交易合同及时履行,同时尽可能多的签下企业远期合同,签不下的就争取锁定远期交易汇率。
对于一些出口产品生产周期长的企业,由于人民币汇率已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给企业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待出口日期确定后,就应立即向银行申请价位锁定,签订产品的保值协议。这样在约定期限内,不管人民币是升是降,对于企业来说所赚的利润是不变的。在结算上,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可以要求在收款的时候采用人民币或者是其他强势货币结算,或者是合同一经订立,就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相应外汇的看跌期权,约定可以在未来的收款期以商定的价格把美元转换成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或在合同订立后,企业在外汇市场卖出外汇期货,约定期货的成交日期正好是预期收到外汇付款的日期。这样,就避免了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如果企业外汇负债数额比较大,最好的方法就是进入外汇市场买入外汇期货,合同的期限定在负债偿还的日期,或者是买入外汇期权。这些都将以比较小的成本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巨大外汇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