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价值-组织:企业必须明确以何种方式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才能确保提供客户认可的价值。这对应着企业的价值流程、宏观组织模型和部门设置。价值流程界定了客户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客户-价值-员工:客户价值决定了企业需要哪些类型的人,需要什么层次的人,需要什么素质和技能的人。这并不直接对应组织结构,而是作为一个“变量”,影响着组织结构的设置。因此,企业需要认识自身人员现状和企业期望之间的差异,在现实与期望中平衡把握,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
组织-价值-员工:组织的价值创造以员工为主体,在明确宏观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明确员工为了最终价值产出所应承担的职责与任务。这对应着企业的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界定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以上三个角度,相对完整地阐释了组织结构的内涵:组织结构应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本,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组织结构受企业中“人”的因素影响,包括人员素质、技能水平,充分体现对现实的兼容;组织结构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没有完美、理想化的组织结构,也没有完全妥协现状的结构,只有适合的组织结构。
二、不同人眼中的组织结构
同样是组织结构,由于立场的不同,组织内部不同的人――高层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及普通员工――对组织结构的关注点也有所差异。
高层领导者: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和决策人物,企业领导者最主要的任务是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在哪竞争(界定目标客户)、如何竞争(明确核心客户价值与价值创造方式)和何时竞争(在时间上如何规划)。因而可以理解为,企业领导者是从战略角度来看待组织结构,相对更关注价值流程、宏观组织模型和部门设置。
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推动与执行者,中层管理者最主要的任务是基于部门定位,积极服务于部门客户;以及通过部门之间的协作,支持实现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因而可以理解为,中层管理者是从执行的角度来看待组织结构,相对更关注部门职能、业务流程和部门的岗位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