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业务的开展,天年越来越感到仅仅有信函往来式的信息沟通是远远不够的。1996年,天年与一家名叫“九强”的软件商开发了一套MRPII系统。这套系统给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的天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远远不够。后来,经常坐飞机的刘俊发现,南航的客户关系管理相当成功,就与南航合作,引入了一套客户关系管理软件。1998年,天年开始与金蝶公司接触,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但天年开始实施信息化,还是在金蝶推出K/3ERP系统之后。上K/3系统,是天年2001年“十大工程”之一。总经理金锐在项目启动大会上说:“天年信息化不是投入费用,而是在投资,它将为天年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对于像天年这种组织形态的企业来说,K/3有明显的适用性。它是真正的三层构架,其安全性和基于WEB的跨地域集中式解决方案能充分保证天年与各地授许商实时、同步共享信息资源。天年大多数产品都是采取委外加工的方式生产,对物流及时性、准确性和柔性都有相当高的要求。K/3采用的是纯组件式的开发技术,在结构的配置上具有很大的柔性,各子系统可分可合,不同系统灵活组合最终可以满足各授许制造商分销、批发、连锁、零售等不同营销方式的特色化管理需要。
没有最好的软件,只有最适合的软件。作为金蝶的客户,天年的最基本的“客户需求”是:金蝶能否将天年与其众多的商务伙伴结成的这个利益共同体,这个物理世界的商务网络迁移到赛博空间里并顺畅地运行,将这个准赛博企业转化、升级为真正的赛博企业(Cybercorp),通过顺畅的、快捷的数据流来实现顺畅的物流和敏捷的客户响应。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供需双方组成的项目小组大量的磨合,这场工程浩大的“大搬家”终于完成了,虽然这说到底是一个无法一次完成的任务,因为成功的经营只能是永续经营,而天年的历史已经表明,它的成长过程同时就是一个永续信息化的过程。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