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ERP市场:理性中充斥着浮躁

   2023-09-13 互联网2210


  既然怎么都是一个死,的确还不如买一个便宜的。对于某些中小企业而言,ERP似乎只意味着漫长的实施周期和昂贵的价格,而没有实际的帮助。这正折射了“大软件小应用”现象,过于完整和细致的ERP解决方案对中小型企业不能发挥实际效能。而这样的情况在前几年的ERP市场并不少见,05年亦是如此。

  共推第三次浪潮

  国外ERP厂商迅速通过全球整合向更大的市场拓展,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多数国内ERP厂商仍在“成长期市场”中的苦苦摸索。

  2005年9月,博科推出了全球首款面向中、小企业的自主平台产品,正式进军低端ERP市场,并史无前例地提出了“企业用户应该成为ERP运作的绝对核心和主体”的理念。正式拉开了第三次ERP浪潮的帷幕。金蝶公司也随之推出了其带有自主理念的ERP产品--BOS系统。一时之间,ERP自主平台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自主平台”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的ERP软件企业中有近60%属于个案项目型,即把ERP当作单一项目。由于软件产品个性太强,商品化程度不高,客户数量增多后服务跟不上,必然造成的实施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

  在客户ERP选型越来越趋于理性的今天,多数ERP厂商都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低利润和价格战带来的痛楚如鬼影般挥之不去。第三次ERP浪潮也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再次的认识ERP,结果已不言自明,在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之后,国内企业用户期待着出现一种全新的ERP产品。第三次浪潮正是在产品理念、技术架构、功能设计、商业模式上都完成了革命性的突破,顺应市场需求应运而生,造成这种“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

  土洋来年争低端

  ERP高端市场自2004年就出现放缓趋势,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型ERP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生力军。占有中国企业总数97%以上的中小企业,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新“金矿”。无论国际巨头,还是国内巨头无不对中小企业ERP这块肥肉盯了许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