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问及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如何管理企业,凭何决策之类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凭经验、靠直觉、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经营模式”。诚然,这些东西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会有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直接影响企业正确决策的应该是经营数据,只有数据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变模糊管理为理性管理,就必须依据数据来管理,即MBF(ManagementbyFigures),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阶段管理的重点
那么,经营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应依据哪些经营数字呢?这首先要依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营者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发展初期是产品经营阶段,成长期是资产经营阶段,而成熟期则是资本运营阶段。
在发展初期,由于一切刚开始,企业的首要问题是考虑如何能够生存下去。因此,经营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上。在这一阶段,经营者应重点关注收入、毛利、边际贡献、保本点销售额、利润、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产品合格率、顾客满意度等经营数字。在成长期,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经营效率,争取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经营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降低成本、压缩费用、提高总资产的运营效率上。在这一阶段里,经营者应重点关注各类费用构成的百分比、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现金周期、总资产报酬率、劳动生产率等经营数字。
在企业成熟期,经营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投资回报上。在这一阶段,经营者应重点关注现金流量、投资利润率、机会成本等经营数据,让数字说话。
下面以我们咨询的一个实例来说明企业是如何进行数字管理的。我们的一个咨询客户——一家拥有五间眼镜连锁店的零售企业,在我们进驻的当年,销售收入达到八百万元。该企业的老板为此欢欣鼓舞,当得知最终的利润只有十六万时,他非常震惊,怎么也没想到辛苦一年最终的回报却这么少。他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他认为他的管理是成功的,企业并不存在明显的管理问题。后来,我们对该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