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归抱怨,金洲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卷走工厂30%产量的最大客户,这间接的供货关系已经维持了3年。说到底,是金洲公司依然还觉得有利可图,按照公司常务副总金国梁介绍的近2000万美元年产值计算,沃尔玛一年所采购的600万美元毛利虽薄,但算来也有30万美元,对于一个百人小厂,这样的赚头并非可有可无。
金洲公司只是一个代表,据长年关注沃尔玛的商业专家吴建国估计,在中国,类似的大大小小的沃尔玛供货商至少有5万个以上,它们有的大如格兰仕、格力或蒙牛,小如金伦厂或金洲公司,就是它们,扛起了沃尔玛高达150亿美元的中国超级采购定单。
按照沃尔玛中国采购每年20%的增速,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既定的惯性下,2004年沃尔玛将在中国实现采购180亿美元,30亿美元的新增定单意味着又有1万个左右中国工厂将被纳入沃尔玛采购的麾下。
沃尔玛们的贪婪长鼻:如何深入到最廉价的地方去
沃尔玛也只是一个表现最突出的代表,在它身边和身后,一溜儿站着的还有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IBM、通用电气等等,这是一个“大象的俱乐部”,它们贪婪而寻觅的眼光都落在那些中国蚂蚁工厂身上:
去年家乐福采购30亿美元,麦德龙采购30亿美元,塔斯科(Tesco)采购20亿美元,翠丰集团采购15亿美元,伊藤忠商社采购15亿美元,等等;除了跨国零售商,还有工业原材料采购商:IBM采购50亿美元,通用电气采购30亿美元,SONY采购30亿美元,等等。
算算看,光上面列出的巨头们一年就在中国拿走了370亿美元;而据中国海关数据,2003年我国实现出口4383.7亿美元。吴建国依据前两年经验得出其中的15%是通过跨国采购走的,也就是去年跨国采购的完整数字预计可以达到657亿美元,如果按照上述沃尔玛的推算标准,这657亿美元背后就是20万个中国工厂,扣除重复因素,少说也有15万个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