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西方先进的企业相比,他们的企业好比是骆驼,我们的企业充其量是一只兔子。西方管理骆驼的方法,和我们养兔子的方法有多少共同点?
SAP的CEO孔翰宁说:“我们从来不相信管理哲学,只相信管理技术!”可中国企业家却不那样看,社会是人的总和,有人就有社会,就有哲学,企业管理还就得靠管理哲学。
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西方企业的发达,商业经济的繁荣,让不少中国企业家不得不低头,干企业,还是西方人要厉害,都上百年的历史了,过的桥比咱走的路还多,还得多向西方人学习,于是,中国企业家都好像找到了打开阿里巴巴宝库的钥匙,今天是ERP,明天是巴菲特的营销,后天又是韦尔奇的管理。
我们不否认西方企业管理的高明,要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西方的企业占了一大半,基业长青的企业也以西方企业居多。
但是西方人的那一套东西,对中国企业到底有多大用处,实在难以说清楚。
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他很兴奋地拿一本书给我,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实现百年之梦,我一看是一本大部头的西方企业管理的书。
大致翻完之后,他迫切地问我的感觉如何?
“这本书没有多大用处。”
“什么?”
“这本书写的东西和我们中国企业的运作有什么关系呢?”我反问道。
“怎么没有关系?你看里面的企业哪一个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可口可乐、IBM、惠普、微软、松下。”
“这些企业很大,我们的企业很小。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他们是骆驼,我们充其量是一只兔子,他们所谈的是管理骆驼的方法,这和我们养兔子的方法有多少共同点呢?”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管理书籍所谈的企业都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企业,比如:美国通用、沃尔玛、宝洁公司、雀巢等,这些公司已经足够大。
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未来数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他们的经验尽管是正确的,但对我们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