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本放在显微镜下——万科金蝶K/3成本管理软件应用案例

   2023-03-08 互联网4680
核心提示:万科如何将每平米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误差从上百元缩减到30元以内  如果没有经历1999年那次大规模的业务调整——从多元化经营

万科如何将每平米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误差从上百元缩减到30元以内

  如果没有经历1999年那次大规模的业务调整——从多元化经营转向以中高档民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专营,万科的财务负责人王文金也不会感到当时财务软件的局限。

  当时,人们热衷于谈论地产业的风光,很容易忘记这是个产业链纵深、流程复杂的行业,成本管理牵扯到置地、设计、施工、市场、销售、物业等多个环节,从投入到首期产品计算利润,单个项目的开发周期一般需两三年的时间,投资地域的扩大和开发面积的剧增令成本的构成更加多样化。

  因为启用金蝶的财务管理软件已有两年,所以万科希望金蝶开发一个相应的成本管理软件,以通过IT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成本进行严密的控制。

  目前,这套名为K/3成本管理系统的软件已开发到第三期,就如同把成本放在显微镜下掌握它的动向一样,万科分布在14个城市的分公司每天都可以异地实时了解集团的成本和资金动向。万科今年的计划开发面积扩大为150万平米,比去年递增30%,但信息远程的快捷传输使工作变得简易,每平米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误差从上百元缩减到30元以内。

  这个案例被形容为“量身定做”,该项目的参与者金蝶公司工程师罗建音更愿意称这个还在延续的开发过程为“客户驱动”:“很多灵感都是根据万科财务操作人员的意见提出的。”

  确认实时动态成本

  具体来说,王文金当年主张开发成本管理软件的原因有三个:首先,财务软件是事后记录的过程,无法满足动态成本的要求;第二,财务软件不能展现成本的明细构成,大量合同的已付金额、支付时间,工程、造价结算部门都要做记录,重复的工作降低了效率;第三,财务软件不能成为不同部门查询新成本数据的公共平台。

  这些不足推动了K/3成本管理系统软件历时四年的更新,最关键之处在于:从成本管理的角度,万科需要即时反应目标成本和动态成本的差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