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营方式的创新——虚拟经营

   2023-12-16 互联网1410
核心提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不断转换,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经济全球化、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不断转换,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对传统工业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新的技术系统、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涌现。虚拟经营战略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对企业经营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虚拟经营是1991年,由美国著名学者罗杰·内格尔首先提出来的。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然本企业具有设计、生产、财务、营销等功能,但是,企业本身却不必设置执行这些功能的具体的组织实体,而又能照样完成各种功能任务。也就是说企业仅以优势的、有限的、关键的资源,将其它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体弥补,仍能实现总体各项功能,最大效率地发挥其有限的资源的一种经营形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是对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的一种革命,是新型的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融合。

  传统上,一个全功能的企业要实现自己的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管理职能,就的做相应的投资,以形成相应的实物资产作对应,便有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沉入资本、专用性等特征,适应市场的功能比较差。企业一般采用的是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一对需要认真协调的矛盾。在这些结构中,管理幅度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在这种小幅度、多层次的结构中,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而虚拟企业则借助现代信息网络系统,将部分管理职能虚拟化,可以实现少层次大幅度的扁平式管理。这样,就可以减少内部管理层次,淡化企业内部门之间的界限,消除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体制障碍;生产第一线的人员可以直接接触市场动态信息,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竞争力提高。

  现今,虚拟经营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深入到社会与技术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中。据邓百氏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说,全球营业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当年在虚拟经营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3250亿美元。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正是通过虚拟经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比如,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耐克公司,自身并不拥有制鞋工厂,而是全部委托给劳动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代为加工生产,公司只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市场营销。又如,美国的波音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飞机制造公司,其本身只生产座舱和翼尖,其他都是靠虚拟经营来完成。还有荷兰的菲利浦公司,企业本身不拥有生产线,主要靠虚拟功能生产,而企业的主要精力是创造品牌和经营市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