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尽力避免企业文化的冲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积淀起来的能体现企业风格、特性的有关的企业经营思想、理念、管理技术、价值观念等内容,它有鲜明的个性。企业间的合作,其物质性资源的合作相对好处理,而像企业文化这类软资源的合作就很困难,有时会出现不同企业不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冲突,最后往往由于文化上的不和谐而导致合作失败。
第四、要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现在我国有一些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同类产品生产厂家多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而且,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热衷于“填补空白”项目,把建立健全自己的生产体系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因而缺乏重要的分工,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现象时常发生,使得地区部门结构有很强的趋同性。这些都是与虚拟经营的要求相悖的。
第五、要注重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实施虚拟经营的企业,其上下游的合作者大都不是依靠产权关系来维系,而是靠无形资产来整合。企业如果没有很强的统率能力和协调能力,就很难保证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以及合作与协调的高效率、高水平。虚拟经营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实态经营,对企业应变能力、调控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竞争战略、企业文化、营销方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虚拟经营一定要由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才能获得成效。
虚拟经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具有对市场全球化、经营一体化和商品经营微利化竞争的适应性。它在经营与竞争中通过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和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征和优势,分散企业经营与投资风险,更好的利用了社会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与竞争中,我们的企业要更新传统管理思维,创新经营模式,充分认识虚拟经营对企业现代化经营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注重虚拟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创新运用。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实施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实现在生产模式、管理机制上的飞跃,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企业。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时代,必然是以虚拟经营为主导的经营时代,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也必将借助于虚拟经营这个“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