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还在付出:信息化八大成本探究

   2023-08-21 互联网2630


  信息化的这些负面影响与生俱来却无法去除,将是企业信息化中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所以,我们所能做的是:在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

  六、锁定成本

  腾辉电子(见《软件世界》2003年第2期)的ERP,因为实施方苏州中软的产品“缺陷”太多而陷入困境。但腾辉从选择苏州中软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被锁定了,如果放弃实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于是这个ERP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并且像一只不合脚的鞋,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作。

  华联超市(见《软件世界》2003年第3期)面对的则是另一种情况。1997年10月,华联超市和上海时运正式联姻,开始做整体信息化。6年后,华联超市为了避免被完全锁定,引入了一套日本的配送系统,从而与上海时运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然而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日本的配送系统与整个系统的标准不统一。华联超市试图降低对单一服务商的依赖性,但是系统的不兼容也让它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选定一家方案提供商就会被锁定,此后不但可能在价格上变得日益被动,还要承受对方自身不确定性带来的种种风险。可是,试图选择两家及两家以上的提供商,又面临着系统不兼容带来的极高的转移成本。看来锁定将如附骨之针,永远困扰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了。

  锁定是一种变相垄断。简而言之,企业只有选择被哪家软件公司锁定的自由,系统提供商在这个博弈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地位给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带来了发生额外成本的可能性。

  七、“寻租”成本

  超出正常收入的部分叫租,而权力是寻租之源。

  国内某股份制企业一个参加工作只有几年时间的年轻信息主管,受领导指派负责整个集团信息化工程的协调、组织工作,于是乎彷佛“一夜暴富”,穿名牌、吃大餐,又买房子又买车。人们要问,他的“财”是怎么发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