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对零售业、软件系统都不熟的家世界,在1996年准备开设第一家超市之前,就以几十万美元的巨额资金上马了一套以针对零售业管理著称的美国JDA软件,并在1998年与JDA进行了二次沟通后,又以数百万美元的大投入购买了JDA的全部源代码,希望能在此基础之上自己进行二次开发,使软件完全为己所用。如果再加上从1996年起就配套使用的第一台IBMAS/400-300,及随后陆续更新的IBM640、740、i830、i870等硬件设备,“家世界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总额已达到上亿元。”
而对于这一连串在超市零售业中堪称大手笔的信息化投资,韩劲松只是淡然一笑,“可能对于一两家、乃至十几家店面来说,这样的投资实在很昂贵,但作为无限用户的系统,当你的连锁店面网络铺设到100多家甚至200家时,前期的成本平摊到每个门店中,就会觉得这样的投入其实还是很便宜的。”“况且,以IBMi系列作为系统支撑平台的稳定性绝对值得信赖,而JDA软件的设计与家世界‘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思路更是完全一致的。”
集权式管理
“中央集权式”管理被家世界认为是面对外资企业时自己最大的优势所在。“在整体实力上,我们可能比不上外资企业,但在局部优势上,我们要远远强于外资企业。中央集权的管理结构使我们只需花费很少的人力,就能做到很多事情。”除了各个分店可以对广告、信息、市场推广、统一配送、经营管理模式等资源实现共享,从而降低流通费用和进货成本外,“这样的优势在‘买手’的配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韩劲松这样说。
“目前国内超市的顾客忠诚度普遍较低,通常是哪家促销、哪家价格低就去哪家,而想让这种习惯在短期内有所改变也是不现实的。”因而家世界一直将“尽一切努力保持最低价格”作为自己明确的经营理念,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的所有利润都相当于是‘买来’的,而不是‘销售’来的。”
如何从供货商处拿到低于竞争对手的商品进价,便成为超市同行间竞争的焦点。实现低进价的手段除了通过采购量大产生的规模效益赢得话语权外,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雇佣到实力雄厚的“买手”与上游供货商谈判,但由于真正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不多,于是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买手资源,便转化为众多超市比拼的另一重要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