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私募基金的负责人认为:“要让民企在OTCBB市场上融到资,首先是要看该企业的资产状况,因为只有业绩支持的股票,美国投资者才会追捧。其次,还必须到美国邀请专业的财经公关公司,将企业的经营故事卖给美国的投资者。”
而所谓的企业的业绩支撑,该人士认为,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企业每年的净利润必须达到1500万元,年增长率必须在20%左右;对于非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年净利润可以稍微低一些,但年增长率必须要在30%左右。
企业和中介谁先套现?
虽然符合以上业绩的民营企业能够比较顺利地在OTCBB市场上被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所相中,交易也能保持活跃,但据一些民营企业主反映,其实他们手中的股票也很难在市场中套现或如愿融到企业所需资金。
一位在OTCBB市场买壳的民营企业主告诉记者,买壳前同中介公司所签合同中的几条关键性条款,令他们在最初的融资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所谓关键性条款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其一:公司在完成买壳后,在12个月内必须支付12万美元作为财经公关的费用(有的合同的费用则为10万美元至15万美元不等);其二:对壳公司的融资,中介公司具有优先选择权——也就是说,如果有套现的机会的话,中介公司手中的股票有优先抛出权。“这两条关键性条款的实质,其实是我们企业支付的公关费,首先是为中介公司做了‘嫁衣’”,该企业主分析道。
而另一该民营企业主介绍,一般一家中介公司拥有OTCBB公司的股权份额为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签了前述条款,很可能先要让这10%的股权套现后,民营企业主方可套现。
至于为何中介公司会拥有这些公司的股权,据一中介介绍,一种情况是这个壳本身就是该中介公司的,民企在买壳时,中介只将90%卖给了民企,自己留了一部分股份,以便到时可以溢价套现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