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杂的业务范围和广阔的经济地理疆域使得成为UPS的高级经理成为一件难事,就像UPS的国际总裁大卫。艾博尼所说的:\"他们首先要具备的才能是,他们要随时适应在全世界旅行,并迅速地调整时差。\"
干掉空降兵
话题又回到吴信翰。
吴信翰根据UPS的管理层轮岗制度,在台湾UPS的工业工程部做了主任,在进出口运转部作经理而后又回到工业工程部做经理。1999年UPS在美国上市时,吴信翰也迎来了自己的机会。在一次谈话中公司给吴提出了两条道路,一条是按着他的职业发展规划继续干老本行,在新加坡UPS做工业工程部经理,而另一个更具挑战性和诱惑力的规划是在新加坡UPS关务部作总监,吴信翰选择了后者。
吴信翰的选择应该说是冒险的,因为学机械工程出身的他,在此前对关务几乎一无所知,但在UPS,他的冒险成本被降到很低,因为即使他不能胜任关务总监这一职务,他也会被同级调动,而被降级调动的几率非常小。
\"其实公司是鼓励我们去冒一定的风险,而一个管理层人员到一个陌生的岗位对公司的负面影响也会被降到最小,因为每到一个新岗位的人都会得到非常细致的岗位说明书,而且原来的团队也会给你最大的帮助。UPS就像一架大机器,而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只要肯学习,你就会跟着公司的速度运转。\"吴信翰非常欣喜那次超出自己职业规划的机会,而在几年后他就接替陈学淳成为UPS中国区总经理。
UPS几乎对每个员工都会有一个关于其职业成长道路的规划,特别是对管理层人员,公司会根据其在一到两年间的任职情况作出下一个阶段职业规划。这些职业规划的制定者是被规划人的直属上司,他们根据每年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对被规划人的意见反馈而作出判断。偶尔,一些成绩优异者会得到像吴信翰一样做选择的机会。而全球UPS员工的职业规划在公司内部来说是个绝密信息,通常员工叫它作\"宝库\".而看守这个宝库的是一个特殊团队,他们对于UPS员工来说,颇有点像电影\"黑衣人\"中的吉米。琼斯所扮演的\"K\"或者\"Z\".从某个角度讲,吴信翰是很幸运的,这不光指他获得了计划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晋升得比较早。麦克。埃斯丘,这个长的很像中国长跑教练马俊仁的UPSCEO虽然比马俊仁平易近人得多,但对手下的经理要求却更加严格。他认为UPS晋升一个经理,这个人起码要在7个不同的岗位上干过,而且最好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有这样丰富管理经验和熟悉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为公司的决策提出更有水准、更直接的建议。在新经理上任时,埃斯丘还会把一本UPS的\"傅雷家书\"放在他的桌子上,那上边记录着埃斯丘以前8任CEO的语录,埃斯丘希望每个经理都对UPS的企业文化有精准的认识,因为他们\"每个人对UPS都至关重要\".为了让员工的思想和公司的变化达到同步,UPS可以说不惜血本,在1996年业务大转型期间,埃斯丘的前任凯西决定拿出4.5亿美元用于当年的员工培训,而UPS一般一个财年的培训费用也只在3亿美元左右。这些都超过了中国整个航空业利润的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