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士为众多生产商把脉,发现不少企业普遍缺乏一套应付紧急订单的策略和制度,面临的巨大生产压力导致很多企业闻“急”色变,宁愿忍痛割爱,将众多“优质买家”拒之门外,而无奈地陷入残酷“价格战”中。
问题出在哪里?唐博士指出,关键看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以生产商为导向还是以顾客为导向。很多珠三角的企业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大部分仍沿袭着直线型的流水生产线设置,人员也是因应产品按部就班的生产需要进行配套。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是否已经觉察物料堆放占据了厂房的“大半江山”?是否已经意识到生产流程已经开始僵化?是否已经发现某一环节前后衔接不上从而耗费了工人不少等待时间?当紧急订单骤增时,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人手紧缺、用电紧张、返工率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就自然尾随而至。
唐博士分析,假如企业能够实现观念上的大革命,引进精益生产的灵活设置生产流程的概念,理顺生产的上下游对接关系,很大程度会给予优质买家强大的信心。“精益生产”来源于日本的丰田公司,实践过程充满了东方口味,又经过西方人的提炼加工形成理论支持,这样一道中西合璧、营养精良的进补大餐,我们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去享受。
唐博士会建议企业采取生产小组(PRODUCECELL)这一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流水线生产设置,因为引进这种“U”型生产线后,工人可以减少很多等待的时间,同时能保证工人对生产的全过程有更清晰的概念,最大程度地防止上一道工序的出错率,这样会在中短期内让整个企业提升30%~50%的生产力,从而最大程度释放劳动潜力,直接的好处便是企业可以在保证生产规模的同时少用不少人力,提高利润率。这是精益生产强调挖掘人力与机器的最大潜力,讲求人与机器的和谐合作的最好体现。
另外设计生产流程的时候尽量考虑尽量避免设置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从而减少工人的等待时间,据唐博士透露,实施精益生产的流程设计,完全有可能缩短80%的准备时间,排除生产过程中的“脂肪”。如此一来,用电紧张、人手不足、厂房空间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将可以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