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关于食品问题的事件,接二连三,如雀巢般“有滋有味”,似哈根达斯样“小资情调”,确实调足了不少消费者的味口,紧接着,光明回炉奶事件和金龙鱼冒名问题却又有些目不暇接了。
“这些显然都影响到了企业及其产品的信誉和品牌的认可度。”有专家称,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在“逆向物流”上出了纰漏,“看来这象是一件小事情,其实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业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逆向物流”惹事生非
“对于大多数的零售企业而言,能够在正向物流系统中做好物流的周转已经是一件非常巨大的挑战了,当面对商品从门店-配送中心-供应商的退货过程,即所谓的\'逆向物流\'过程时则更是难以应对自如了。这种没有收益入帐只有成本付出的事情,成为了大部分零售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面对记者谈及“逆向物流”,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负责人对此还颇有心得。
世界零售业不乏豪杰或枭雄,但沃尔玛最终成了一个孤独的胜者,其昭示着“零售为王”的真谛是成本与科技的胜利,是供应链新经济嫁接的胜利。但商家别忘了,在其背后,沃尔玛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一种基于时间的强大竞争优势是拥有先进的物流体系:高效率的配送中心和迅速的运输系统。沃尔玛拥有30个配送中心,2000多辆运货卡车,保证进货从仓库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由于这套快捷运输系统的有效运作,沃尔玛85%的商品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运输,而此前已倒闭的竞争对手凯马特这一比例只有5%。
“逆向物流”是从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这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完整、有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对于零售业来说,“逆向物流”方式有四种:一、由门店返回滞销但是可以二次销售的商品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根据不同门店的需求,进行二次配送商品;二、由门店返回不可销售的商品,然后判断商品的可退换属性,决定是返给供应商还是在配送中心就地销毁;三、由门店直接将商品返给供应商,这种商品主要是一些供应商直接配送到门店的商品,例如生鲜蔬菜、瓷器等;四、门店之间的商品调拨行为,因为某些门店紧缺某种商品而从其他门店调货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