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几家天客隆、京客隆、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大型超市里,记者经常留意到会有服务员或厂家到自家产品柜前查看或清点物品,专家说,这是管理比较好的现象。然而,大部分时间里,经常逛商店的人都会有一种同感,就是商超里的某些气味太浓了,甚至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滋味,诸如此类的原因大多在于与“逆向物流”的协调方面脱了节。“近些日子,屡屡发生的关于光明回炉奶问题,关于金龙鱼在卖冒名\'国家免检\'食品问题等等,其实与逆向物流过程中的脱节与监控有着很大关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一言以蔽之。
“逆向物流”将焕发生命力
“中国的物流,天高、地大、水深。”这个高度概括,出自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勤。李勤分析说,决定零售业的物流管理主要有两个因素:季节性和整个经济形势。其中季节性很关键,不少商家就是在这个点上没有很好地把握好“逆向物流”而栽了大跟头的,比如牛奶的回收问题,本来不是技术问题倒犯了技术性错误,当然这确实给企业敲了一下警钟,在质量上来不得半点虚假,同时也惊醒了分销商或代理商加速自身产品运作速度,减少尾货的产生。
其实,市场需求不断在变化、顾客对品牌的关注度与忠诚度不断地下降、潜在进入者与竞争对手不断地蚕食市场,因此,如果企业不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快速地制定出相应的策略,那么资金再雄厚的企业可能也无法生存下去。想一想,当比尔?盖茨警告微软员工:“如果微软不能对市场变化给予快速反应,那么微软就离倒闭只有18个月”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的竞争法则下,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不是来自雄厚的资金支持、悠久的企业历史,甚至是良好品牌知名度,而是一种基于时间优势、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那么,物流链概莫能外。
分析家指出,中国的许多行业都没能意识到,优秀的物流活动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因此,他们对什么是“逆向物流”或者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技术都漠不关心。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物流培训也一直是个“黑洞”,很少有实习培训,更不要说战略层面上的竞争力的培植了。另外,据香港商会指出,中国的运输费用和其他发达地区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相比,要高出50%。所有的物流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分发费用、库存费用和订单处理费用)会占公司的收入高达20%,这大约是工业化国家的两到三倍。中国的物流费用大约占国内产品的1/5。由此可见,近几个月,与“逆向物流”有着直接关系的食品问题事件的连续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